迟早的事儿...
12月已来,波动不定的2022年终于就要过去了~
年底很多人开始做资产盘点,开启吐槽模式,这一年理财账户涨涨跌跌跌,最后还没回本,早知如此,当初不如去买份4%的大额存单,还能少操闲心多赚钱。
我猜,这可能也是很多人的心声。
不过,这位同学也有点年轻了,这两年存款利率也是降了一波又一波,大银行别说4%了,3.1%的都得靠抢。
中国银行存款页截图
稳健产品利率持续下降,我其实说过很多次了。
这也使得近两年来,增额终身寿险变得非常火爆。毕竟人家可以锁定利率,不仅利率不会降反倒一直涨,好的产品持有10年左右能到3%复利,再久一点3.48%也有,这个还是复利,保单里的钱还能根据需要取用,确实香。
不过呢,最近也有很多人来问,高收益的增额寿险下架了好多,现在还值得买吗?
老实说,跟上半年、去年的产品对比,目前的增额类产品收益确实会低一点。小秘书跟很多业内人士交流过,预估不久的将来,储蓄险的预定利率可能还会降,现在的3.5%还是偏高了。
所以,过去的产品已经没了,不要再留恋,纠结现在买的产品比之前的少拿了几百块还是几千块,完全没有必要。未来趋势也明显,很难再有更好的产品出来,当下就是机遇,我们正处于这波红利期的中尾声。如果你有需要、有勇气能把握住,跟未来的产品差距可能就是几万甚至几十万了。
这可不是乱说,下面我会结合保险利差损历史教训、监管对于风险的把控这两个维度做分析,相信看完之后,大家心里就有数了。
一、利差损的惨痛教训
90年代初期,经济发展飞快,1年期银行存款利率甚至能达到9%、10%。
储蓄险的预定利率也高达8%-10%,整个行业的发展也很迅猛(注:预定利率,也常被叫定价利率,是设计产品时的假设利率,不等于实际收益)
可到了90年代中后期,市场行情变化、亚洲金融风暴的来袭,一切都变了。1996年5月起,央行8次降息,银行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从9.18%一路降到2002年的1.98%。
起初大家还没嗅到危机,甚至很多保险从业者觉得,银行降息后会有更多人来买保险,是个做业务的好时机,开始加大力度宣传。当时的保单,实际收益可以高达6%、7%复利。
问题也慢慢地出现了,体现在投资回报率上。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保险公司投资的项目不景气,加上监管对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又做了限制等多重影响下,保险资金的投资回报率长时间在5%以下,远低于之前售出产品的预定利率。
这下事情就变得不简单了。
像银行存款,最多就存个3、5年,再存就按新的、更低的利率给你了,可以及时止损。
但保险产品不一样,比如年金险、寿险等产品,他们在设计产品时就定下来了未来什么时候会有多少钱,一旦卖出,不管过了多久都不变。
即使保险公司自己没赚到这么高的收益,也得为客户贴钱,这就是所谓的利差损。
事实证明,这些高收益保单确实成了保险公司巨大的负担,人寿、平安、太平洋等保险公司都没能躲过。
影响有多大呢,2009年经济观察报曾报导,平安董事长马明哲称,平安背上的利差损有800亿。
可以看出,这段利差损历史,成为了整个行业的痛处。
二、监管的一系列把控
监管的把控方式、政策有很多,下面主要说几个比较重大的。
1、预定利率从2.5%提升到最高4.025%
感受到风险的原保监会,在1999年6月紧急宣布,将储蓄险预定利率下调到了2.5%,一个非常低的水平,并且一直持续了十多年。
从2007年牛市开始,各类投资产品都很有吸引力:存款利率有所回调、房产火热、、P2P陆续出现。对比之下,2.5%定价的储蓄险,有些卑微。
监管考虑了很久,最终在2013年8月放开,预定利率可到3.5%了,年金险可有所上浮,最高能到4.025%。
但还是那句话,当时其他的投资产品搞得很火热,储蓄险的优势依旧不明显,直到好几年后,才有了变化。
2、2019-2020年下架4.025%年金险
2018年资管新规进入过渡期,不允许银行理财保本,要打破以往的刚兑模式;P2P大规模爆雷,2019年余额宝等稳健产品利率进一步下行,储蓄险又成了香饽饽。
但各位发现没有,这几乎就是90年代那场风波的熟悉配方:外部市场快速变化,存款等无风险利率持续下行。接下来可能就是保险公司的投资回报率降低,若产品预定利率过高,恐怕又会上演一波利差损悲剧。
也正是有了前车之鉴,监管这次非常谨慎,2019年年底约谈了10多家保险公司,要求将预定利率4.025%年金给停售,并且不再批准新的4.025%定价产品。
后来的事情,估计不少人也都知道了,从2019到2020年上半年,一大波4.025%定价年金险全部都下架了。
但4.025%定价年金险的下架,只是这一波调整的开始,因为环境在持续变化。
3、高收益增额终身寿险被盯上
2020年底突发了口罩事件,一直到现在,中间经历了各种奇幻的事件:
· 很多期房烂尾了;
· 信托也有爆雷的;
· 某些村镇银行出了问题,大家往大银行跑,结果大行的3/5年存款一路降到了3%以下;
· 银行理财不保本也就算了,连R2级的产品都能亏7%;
· 多数货币基金都降到了2%以下,收益肉眼可见的在减少。
在这样的背景下,增额终身寿险异军突起了,收益高的7-10年现金价值就可超过已交保费,达到3%以上的复利,长期可到3.49%复利。
监管自然也就盯上了他们,今年5月份左右,就有一波收益非常接近3.5%复利的产品被监管约谈,随机就陆续下架了,包括之前非常推荐的金满意足臻享版。
只下架这些产品也还不够。从投资收益率来看,今年前3个季度,不管是大家听过的老牌企业还是新秀保险公司,投资回报率在2%-4%左右。这只是投资收益率,还没算上运营成本这些。
结合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稳健产品利率的大趋势还是走低,未来赚钱会越来越难,保险公司也不例外。
为了规避未来潜在的风险,11月中下旬,监管更是直接发布了《通报》,要求所有保险公司彻查设计不合理,收益存在风险点的产品,若有则要在12月5日停售,非常果断。
4、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
基于前面的分析,我们认为,后续还会有进一步的调整动作。
因为即使4.025%定价的年金都下架了,3.49%增额寿险也没了很多,但对比其他稳健产品,还有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3.46%、3.4%、3.3%的复利也还是很高,一不小心还是得倒贴,甚至得让监管兜底,不利于长期健康发展。
而且不光是增额终身寿险,增额两全险、增额护理险、年金险等都可能会被关注。
甚至是重疾险等产品的定价,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毕竟保险公司自身投资收益率降低了,可以给消费者让利的空间也会减少。
而我们目前就处在变革前的一段红利期内。
三、我们该怎么办?
对监管、保险公司来说,未来可能有一场硬仗,但对我们来说,这算是个难得的好机会。
首先,我们买的保单足够安全。
保险是个强监管行业,我们的权益会在保险合同上体现,具备法律效力,而且什么情况拿多少钱都是白纸黑字写清楚的,保险公司不能耍赖、也赖不掉。即使破产了,保险法、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中,也有相应的政策保护我们的权益,安全系数非常高。
其次,只要保单买得好,甚至可以终身享受高收益。
90年代买了储蓄险保单的人,现在、未来都能一直享受6%-8%的复利增值。对比起现在1.5%-3%的低风险理财,这个收益高到能把保险公司给薅了,简直血赚。
再拿近的来说,前两年买了4.025%定价的年金险、今年买了收益3.49%的增额寿险也很香。虽然是马后炮,但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收益确实没有之前的拿钱多了。
就个人而言,我认为这种长期稳健、能锁定利率的产品,基本是家家必备的,只是看配置多还是少的问题。
像家庭的长期备用金、孩子教育金、养老金这些,都是未来的刚性支出,总得留一手保底的准备。但很多人在做资产配置的时候,只顾着眼前和未来3-5年的投资,更长期的完全没有考虑,就如同足球赛没有了守门员,容易失守。
如果你有兴趣,不妨早点了解起来。
比如,现金流不稳定,或者想要投保较大金额的保单,乐享年年是我最推荐的。它分3年、5年交费很厉害。30岁男性,分3年交,第10年折算单利能到3.86%,15年能到4.29%。
具体看这篇:详细测评
趋势就是这么个趋势,过去的东西也没法再重现,但能不能把握住当下这个红利期的尾巴,就看大家自己了~~
有什么不懂想了解,或者是不知该如何买的,可以留言私信我,或者 点这里红字也可以预约顾问!
还没有人回复,赶紧来抢沙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