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组合定期平衡
如何对基金组合进行定期再平衡?
在基金投资中,两种倾向都是有问题的:
一种是频繁的申购赎回(这是大伙都会经常操作)
另外一种是在买入后就不对基金组合进行管理。
资产配置是影响投资回报的一个重要的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组合中的基金表现不一,组合很可能偏离最初的目标资产配置,呈现出与投资者目标和偏好不同的风险收益特征。再平衡是重要的风险缓解工具,其目标是缩小资产配置的风险,而不是追求组合回报的最大化。
但是,在实践中投资者的困惑是:多久进行一次再平衡?偏离目标配置多大幅度时进行再平衡?
同时考虑时间和偏离度两个因素,在事先确定的时间周期检查组合,但是只有在组合的偏离度达到了预先设定的门槛时才进行再平衡。
例如,如果组合进行季度跟踪,并且预先确定的偏离度为5%,那么在季度查核时,如果组合内的资产偏离目标资产配置达到5%或者更多,就进行再平衡操作。如果查核的周期更短,或者偏离度更窄,那么再平衡的次数就会增加。
分别模拟进行月度、季度、半年度查核,并且在每种时间周期下偏离度分别达到3%、5%和8%时再平衡策略的效果。
未进行再平衡操作的组合比以上三种策略各种再平衡组合的股票基金配置比重、波动性都要大,意味着不进行再平衡会使组合的风险增大。同时,部分再平衡组合的年度回报超过了未平衡的组合,例如季度检核、偏离度设置为8%的再平衡策略,其年度回报达到了23.27%,而年度偏离度为39.73%,并且仅进行了6次操作;而未进行再平衡的组合年度平均回报为20.69%,而偏离度达到了47.03%。
具体实施:
正如没有最优的资产配置,也没有最有的再平衡策略。
相对于不进行再平衡操作的组合,再平衡的一个明显的优势是可以维持组合的风险回报特征的一致。
按照不同策略来进行再平衡操作,其风险调整后收益并无显著的差别,但是再平衡的成本(跟踪时间、操作次数等)却显著提高。
研究表明,对于大多数的充分分散化的股票基金和债券基金的组合,以季度进行查核,并且在偏离度达到8%时进行再平衡,是较优的策略,会在风险控制和成本之间取得较好的平衡。在把这一策略应用到实际中时,再平衡的成本是很难量化的,但是必须给予重视。
采用如下的策略可以降低再平衡的成本:通过补充新的资金来进行再平衡,而不是卖出表现好的基金,买入表现不佳的基金,直接把新增资金补充到权重低的基金中,重新达到目标资产配置的平衡。
还没有人回复,赶紧来抢沙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