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以优雅过一生》- 杨绛传
作者:桑妮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系。
这是一本富于人生启示的杨绛传记,温情追思杨绛百年人生的珍藏读本。她虽生于乱世,却自始至终怀有一颗与世无争之心。
一、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她独立、自主、淡然
杨绛先生父母的感情很好,他们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在《回忆我的父亲》一文中,曾如此描绘过父母之间的融洽关系:
「我父母好像老朋友,我们子女从小到大,没听到他们吵过一次架。他们无话不谈:过去的&当前的、有关自己的、亲戚朋友的、可笑的、可恨的、可气的。在父亲辞官做律师后,他把每一件受理的案子都详细向母亲描述:为什么事,牵涉什么人等等,一起分析、讨论」
如此和睦、自由、民主、开明的家庭氛围,耳濡目染地影响着儿女们将来婚姻的模样。 “我们三”的故事也深深地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
父亲明确地教育他的子女们,说自己的子女没有遗产,自己只教育他们能够自立。除此之外,他一直教育自己的子女要有“志气”,并主张自食其力,不能不劳而获。他虽从不打骂孩子,但也不会娇宠他们,无论男孩女孩,在这个家庭都一律平等。而且,最难能可贵的是,他还凡事力求能站在他们的角度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如果说父亲教会了他们独立、自主,那母亲则教会了他们坦然与自控。母亲将一切身外之物都看得淡漠,比如遇到好的东西,她本着别人优先、自己有没有都无所谓的态度。
一个孩子在这样的家庭长大,在父母的熏到下,在适当的时候适当地学到了最重要的判断力和自控力,也学会了如何与人接触,融入生活。
二、始于初见,止于终老
钱钟书先生在著作《围城》里是这样描述婚姻的:婚姻就像是一座围城,围城外的人想进来,围城里的人想出去。这句话,道尽了人们在婚姻里进退两难的困境与无奈。
而现实中他与妻子杨绛先生共同构建了一座溢满幸福的围城,一座两个人都永远不想出去的围城。她被钱钟书誉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绝无仅有地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相识于清华,一见钟情,然后订婚、结婚,陪钱钟书远赴英国留学,照顾他的生活,到怀孕有了女儿,一起在半个世纪的漫长人生里心心相惜,荣辱与共,一直到钟书先生只身先去。
英国传记作家概括最理想的婚姻的句子:“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过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娶别的女人。”这是对他们婚姻最好的诠释。
三、真正的平静,源于内心
真正的平静,来自内心。若是一颗躁动的心,无论幽居于深山,还是隐没在古刹,都无法真正获得安静。
杨绛先生,从1911年到2016年,这位105岁的名门闺秀、文学大师,经历无数世事变迁,却依然保持从容淡定。她说:“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她在尝尽人生百味之后,依然可以淡泊从容地度过一生。她曾说:“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倒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在80岁高龄时,女儿钱媛、丈夫钱钟书相继离世,她在《人生感言》中写到:“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如愿所偿。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寥寥字句里,道尽了杨绛先生参透世事的智慧。
>>>>>>>>>>>>>>>>>>>>>>>>>>>>>>>>>>>>>>>>>>>>>>>>>>>>>>>>>
杨绛先生一直是我心之所向,先生的一生真是一位心中有才情,有韬略的知性女性的典范。
哈哈 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