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20《如果这是宋朝》读书笔记四
赵光义因腿伤发作去世,赵恒继承了皇位,成为宋朝第三位皇帝。相比于前两位皇帝,赵恒就显得软弱很多。性格是一方面,但最重要的国库空虚,打仗耗不起啊!
辽人真的很矛盾,一方面对佛教特别虔诚,辽的一位六部大王叫萧观音奴,国王耶律隆绪的小名叫文殊奴,另一方面又好战且热衷屠城。辽最先派出的居然是个和尚,带了一百多个辽兵打劫。战争最先在威虏军城打响,辽的军队数量在二十万以上,威虏军城却只有六千精骑。在辽军杀到之前,威虏军、北平寨和保州之间的宋军主将就部署妥当。威虏军主将魏能率军城外迎战辽军,关键时刻,他率部向后撤退,让北平寨的张凝迎战,张凝在大雨中冲上长城口,一路斩杀辽军过两万。契丹人仓皇败退。辽军立刻进攻下一个宋军据点——北平寨。守寨的主将叫田敏,那是一个比魏能更狠的角色。田敏率五千精骑和辽军先锋在杨村野战,失败的竟然是久负胜誉的契丹铁骑。这一场胜利后,田敏居然会同张凝立刻夜袭契丹皇营,视二十万辽军如土鸡瓦犬。契丹皇帝叹息:“彼锋锐不可当。”于是转攻保州——杨延昭的地盘。杨延昭也只有五千精骑,但他纯粹防守。五六年前,杨延昭以更少的兵力守威虏军城,都能让萧太后黯然退走,更何况兵马齐全的保州呢!西边的并州主将高继勋在草城川击败辽军,并将他们逼近埋伏圈,辽军死伤近万人。
虽然损失惨重,但辽军还是集中所有兵力,越过了威虏军城、北平寨、保州等边境据点,直奔宋军定州大营。赵恒却在决定亲征后,却很快就动摇。赵光义果然没有看错他,当初赵光义为他取名后拍着他的后背说:“名此,欲我儿有常德,久于其道也。”时势造英雄,也筛出了懦夫。在皇帝答应寇准御驾亲征后,王钦若和陈尧叟却劝皇帝逃跑。赵恒还真被说动了,居然问寇准:“朕现在去成都好还是去金陵好?”有时候,一个国家的命运就是靠小人物决定的,寇准劝说无效的情况下转身出去,刚好碰见殿前都指挥使高琼,高琼也劝皇帝亲征,但赵恒依然不肯,皇帝的贴身侍卫王应昌也站在了寇准一边,赵恒才真的下定决心亲征。在此期间,契丹人把他们的狡猾发挥到了极致,一边给赵恒送求和信,一边又和宋军开战,又拉又打,让宋朝君臣在打、和之间不停犹豫。但只有寇准保持清醒——弱国无外交,更不可能和谈。想谈,必须得有筹码,于是,李继隆出场。
李继隆出身名门世家,父亲是宋朝的开国功臣,但他的父亲曾经得罪赵匡胤的结义大哥慕容延钊,在他投身军队后,变得步履维艰,要在校军场上每射必中,技压全场,才能被任命为南方小郡的监军小官。李继隆年未弱冠就走上了战场,战绩突出,他曾连人带马摔进山谷,只率领三百名士兵去长沙剿灭数千名当地的蛮族,结果毒箭贯穿他的手臂,大胜之后奄奄一息。太宗时期,开始独当一面,纵观他的战绩,除了在君子馆惨败,几乎从来没有败绩,就算在雍熙北伐全线溃败中,也只有他的人马全军而还。李继隆在景德元年十二月底率军赶到澶州前线。他所率领的正是禁军部队,这支部队只会演习一些阵法,以整齐划一的“万岁”声博得皇帝的欢心。但李继隆接受短短几天后就让这支部队把辽国的主帅萧挞凛死死缠住,和石保吉合力击败了萧挞凛!李继隆收兵后进入戒备状态,世事总是弄人,守在城头的一个士兵张缨,向七百步开外巡视的萧挞凛用床子弩射了一箭。谁能想到竟然射中了萧挞凛的头部,萧挞凛当晚就死了。此时的辽军孤军深入,前面是宋朝皇帝亲征的大军,后面还有田敏、杨延昭等人,还有十五万的定州大军。
此时的宋军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了,但是赵恒却主动派使者去见辽国的君主。此时皇帝的亲征大军终于到达澶州的南城,寇准劝皇帝过河去澶州北城,也就是前线。只有集中所有实力,才能把辽国人击退。赵恒的懦弱显露殆尽,高琼下令手下的禁军卫士抬起皇帝的御辇过河。宋军当着皇帝的面再一次击退了一万辽军,让皇帝亲眼看到,契丹人并不是战无不胜。
皇帝对使者曹利用说:“购买和平的价格上限是每年一百万两白银。”寇准对曹利用说:“超过三十万两,我砍你的脑袋。”赵恒是清醒的,此时虽然宋军胜利了,但黄河已经结冰,辽军随时可以渡过黄河进入宋朝的平原,毕竟幽云十六州不在宋朝手里。签订了盟约后,寇准曾进言皇帝趁契丹人退却中,士气低落时突然追击,彻底摆脱辽的威胁。但赵恒拒绝了。这不是软弱。宋朝此时早已国库空虚,发动一场中等级别的战争就要投入白银三千万两以上,这三十万两,真的什么都不算呀。就算把此次和谈当作烟雾弹,去剿灭契丹人,这样的国仇大辱,契丹人会不报吗?兵祸连绵,什么时候是头呢?
宋辽已经打了二十五年的仗,澶渊之盟结束了战争,和平到来。
在宋咸平元年至六年,这七年间,宋朝富足安康,史称"咸平之治”,宋只有这一个盛世。赵恒在他父亲留给他的里忧外患,千疮百孔的国家里,在每年不停地与党项、契丹作战,甚至还有四川叛乱的情况下,居然让国力猛增,经济复苏。而且人文鼎盛,制度清明,人口成倍的增长。
澶州是宋辽两国共同的福地,它们都在这里得到了重生的机会,但是也埋下了一百一十八年后相继灭亡的种子。
还没有人回复,赶紧来抢沙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