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所谓的自由,就是别人“讨厌”
作者:[日]岸见一郎,古贺史健
“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里?”“如何面对自己的缺陷?”“如何处理自己的人生课题?”这些都是几乎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的生活议题。本书最大的特点是不仅分析了生活中种种烦恼的根源,而且还一一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生活给我们各种束缚,表面上看起来,这些束缚是时间的、金钱的、人际关系的,但实际上,这些束缚是心灵的。阿德勒的整个理论体系,都在试图把人从这种束缚中解脱出来,让人重获心灵自由。
一、过去不能决定未来,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看待过去
很多心理学家都相信人是过去、尤其是童年经历的产物。这些经历变成了潜意识,决定着我们的人生。可本书中的阿德勒却说,“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谁都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你也许会有不满,也许会对别人的出身心生羡慕。 但是,问题不在于过去而在于现在。无论是继续选择与之前一样的生活方式还是重新选择新的生活方式,那都在于你自己。人无论在何时也无论处于何种环境中都可以改变。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要想改变生活方式需要很大的“勇气”。面对变化产生的“不安”与不变带来的“不满”,你一定是选择了后者。你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或者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你只不过是缺乏“勇气”,可以说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那现在首先应该做的是什么呢?那就是要有“摈弃现在的生活方式”的决心。如果要改变对世界或自己的看法(生活方式)就必须改变与世界的沟通方式,甚至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请不要忘记“必须改变”的究竟是什么。你依然是“你”,只要重新选择生活方式就可以了。
二、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
在同一个平面上既有人走在前面又有人走在后面。请想象一下这种情形:虽然行进距离或速度各不相同,但大家都平等地走在一个平面上。所谓“追求优越性”是指自己不断朝前迈进,而不是比别人高出一等的意思。
不与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当然,也没有必要把自己和别人相比较。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我们都不一样。性别、年龄、知识、经验、外貌,没有完全一样的人。我们应该积极地看待自己与别人的差异。但是,我们“虽然不同但是平等”。无论是走在前面还是走在后面都没有关系,我们都走在一个并不存在纵轴的水平面上,我们不断向前迈进并不是为了与谁竞争。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
三、不必在意他人的评价,大胆追求“自由”
不想被别人讨厌,这对人而言是非常自然的欲望和冲动。近代哲学巨人康德把这种欲望称作“倾向性”,也就是按照欲望或冲动去生活、像自斜坡上滚下来的石头一样生活,这是不是“自由”呢?绝对不是!这种生活方式只是欲望和冲动的奴隶。真正的自由是一种把滚落下来的自己从下面向上推的态度。
也就是说“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这是你行使自由以及活得自由的证据,也是你按照自我方针生活的表现。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以上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能获得自由。虽然不想被人讨厌,但即使被人讨厌也没有关系。获得幸福的勇气也包括“被讨厌的勇气”。
你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我也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我们没必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
赞,一直想看这本书,竟然这里偶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