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发生时未雨绸缪,发生了就心态放平
如果真的大龄失业,那duck不必想如何逆袭。能维持现状就不错了。
试想你在人生刚毕业的黄金十年都没能逆袭,都大龄失业了,给自己找不痛快做甚?
————————
但是未满35岁的人,还是要未雨绸缪,中年危机如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轻松不得。
说实话,一直以来,我内心就充满了迷茫和焦虑,担心自己的职业生涯,害怕自己被温水煮青蛙,不敢安逸。
为什么如此不安?那还得说起我曾亲历过的一次裁员。
当时刚毕业不久啊,就被社会毒打,我所在的某大中厂A,兄弟team听说被fire掉了一半人,被fire的基本都是小年轻,毕业5年以内的90后们(可能因为便宜,n+1赔的少)。好在,有了大厂经历也不愁没工作。听说有的人那年去了某初创企业,后面该企业被bat收购,应该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而我,作为我所在team最年轻的小萌新+正处于试用期+同样的工作内容还有其他人。so,直系领导给我提交的转正申请被HR无情驳回。我只能认命,连仲裁都不敢——没办法谁让我是弱势群体。好聚好散,背调还能有句好评价。
这直接影响了我的职业心态。福利很好的大厂尚且如此,该裁员时毫不手软,连赔偿金都不想给的小企业能和你谈感情吗?
后来,在B公司做了两三年螺丝钉后,工作很清闲。我就在问自己:真的要这么干一辈子吗?临到中年会不会被公司优化掉?答案很明显,所以我琢磨跳槽一事了。于是有好机会就离职了。但其实我还跳过挺多次的,略过不表。
回想起来,毕业不久就被社会教育,其实也是我的幸运。总比一路顺风顺水然后中年毫无防备再急转直下的好。
——————
中年危机无非是担心找不到自己想要的工作,没法再进一步。如果降低要求,优秀人才根本不怕失业危机的。
打个比方,30岁就年薪百万的人,35岁找份50w的工作不是游刃有余吗?或者接地气一些,30岁30w,35岁作为老手,难道会竞争不过10w的应届生吗?(对不起了应届生,你们就业本来就艰难,还要承接优秀的人才35中年危机抢饭碗)
当然了,如果你30岁依然只有10w,应届生的饭碗都没实力抢,那不好意思,你不中年危机谁中年危机?
但其实真工资低也没事,总有路可走啊。说实话,我现在反而不担心中年危机了。
1、心态最重要
放平心态,年轻时好好干,等老了被优化就躺平呗。提前进入半退休状态也很香啊。
就算没有中年危机,我也不打算干到退休,提前退休看看外面的世界多好,而且身体健康最重要不是么?
2、保持自我提升
全方面锻炼自己的能力,不要只做一块内容(技术含量高、门槛高、越老越吃香的除外),可以试着多去接触一些跨岗位甚至跨行业的工作。同样的工作重复做5年,那不叫工作经验,只能叫工作经历。
就比如互联网行业,薪资排序是:程序员>产品经理>运营>其他内勤。原因你细品。
有些公司的工作内容很轻松,不要被温水煮青蛙。该考证考证、该跳槽跳槽、该转岗转岗。不要想着和公司结婚共度一生(公务员事业单位除外),在一起时彼此进步享受快乐,分手了好聚好散各自安好。
3、提高理财能力
副业、理财走起来,增加睡后收入,为提前退休梦想添砖加瓦。
理财收入高,工作可以不用只为温饱。就比如我现在一年有个三五万理财收入,在选择offer时,考虑更多的不是“这个offer每年工资多5w诶”,而是纯粹看工作内容我是否喜欢,能否给我成就感,团队氛围是否好。众所周知,心情好,工作才能好。
4、挑选好赛道
副业要进行,主业还是不能丢,选择一个好赛道,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就比如,30年前,国企是个铁饭碗;20年前,金融和咨询是个好赛道;10年前互联网逆袭超越金融(主要就底层员工而言,互联网民工比金融民工还是好,但是上限依然不如金融)。未来10年呢,什么将会晋升为好赛道?大家可以想想。
这个世界变是唯一的不变,我们要做的是顺应时代,敢于归零,敢于做第一第二批吃螃蟹的人(又呼应了第2点,提升能力)。
最近的10年互联网飞速发展,同样的岗位和工作内容,互联网行业它就是比传统行业工资高,不服不行。
5、警惕平均年龄很小的公司和团队
特别是新进同事越来越小、越来越小,见不到40+的“活化石”老员工,且公司平均年龄永远年轻的团队。这说明公司不留老人,对年轻人用完就丢。这样的公司,你的中年危机还能提前,怕是等不到35了。
6、培养一门不太费钱的兴趣爱好
这个放在末尾,因为只是锦上添花,如果实在没有那也无关紧要。
有兴趣爱好的话,可以分散一部分焦虑情绪,很容易心态好。没有的话,你爱睡觉也行吧。哈哈。

分析得头头是道
我们公司就是越换越年青,所以我开始找新工作了
最近也是在考虑这个问题。
说得对, 最近我在焦虑不安,没钱欠债,一无所有,子女成长,父母逐渐衰老,步入一身都是毛病的年龄,现在这个年龄正是需要用钱的非常时刻。
十八线央企,想跳不敢跳,努力攒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