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激荡的市场下,深度剖析港股和A股的投资策略
回顾7月份的港股(点击了解港美股打新)打新成绩,虽然收益不及去年同期,但是基本上也还过得去。原因主要是中了归创和几个小肉,也没怎么踩坑,且成本控制得当。
我们平时做A股投资的时候,都知道投资是有牛熊周期的。
其实港股打新也是有周期的,只不过这个周期并没有那么长,可能只有几个月就会迅速切换。
今年的港股打新市场,因为疫情各国货币放水较多,导致市场上流动资金充裕,再叠加上去年打新市场的赚钱效应,打新玩家快速增长,所以导致内卷严重。
本来一个热门的好公司上市,大概率是可以吃肉的,结果看到市场上资金充裕、打新热情高涨,严重供不应求,那么企业发行定价就会偏贵,导致中签率低甚至破发。
因为中签率低,这个时候一部分溢出资金就开始炒作一些冷门的小市值股票,导致妖股频出。
这样的行情持续一段时间,就会劝退一部分打新投资者和资金,这个时候会重新实现市场的动态平衡,企业招股时也会重新审视发行价,中签率也会提升,那么这个时候赚钱效应又回来了。
赚钱效应持续一段时间,资金和投资者又会大举涌入,一个新的周期又开始了,周而复始。
这就是港股打新的周期论。
对于接下来的港股打新市场,我还是持续看好的,主要有两个原因:
1.中美关系持续交恶,过去国内优质公司的上市首选地是美国,今后将更多地转到香港。
2.即使在极度内卷的情况下,港股打新也就几十万人参与,最多百万,而A股打新的参与人数至少是千万级的。所以我觉得港股打新的红利并未消失。
说完港股(点击了解港美股打新)打新市场,接下来说说A股市场的投资。
最近政府限制教培行业的一系列政策,对教培行业造成了致命的打击,叠加互联网领域的反垄断,导致中概股也是断崖式下跌。
这样的恐慌情绪也波及到了A股,除了少数行业,多数行业的股价都是下跌的。
那么国家这一系列政策背后的目的是什么呢?接下来还会有什么样的动作呢?
一句话:寻找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中国经过三十年的高速发展,经济增速不断放缓,人口红利渐渐消失,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用了很多次,增长后劲越来越弱;在中美摩擦的大背景下,出口未来也不容乐观;背负着新三座大山住房、医疗和教育的中青年,消费的增长也很缓慢。
所以国家急需开启新的引擎,来重启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新引擎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
1.人口和生育是头等大事。没有人口红利国家就无法继续高速发展,快速老龄化还会让社会背上沉重的负担。所以新三座大山必将受到政策的打压,鉴于住房和医疗比较复杂,涉及到的利益关系太多,所以就先从教育动手了。所以打压教培行业只是第一步,其他影响人口和生育的行业都跑不掉。鼓励生育的政策会不断出台,全国直接发钱也不会太远。
2.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由于近年技术被美国卡脖子,以及金融、互联网发展导致的经济脱实向虚的现状,国家接下来将大力支持半导体、新能源、光伏、人工智能、新基建、实体消费行业的发展,限制互联网行业的扩张。
3.学习德国路线。过去我们学习的是英美路线,导致了一系列状况,由于中国与德国同为大陆国家,国情相似,所以中国今后将转向德国模式,重视实体经济,重视制造业,限制普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力培育蓝领阶层。
4.反垄断。打击互联网巨头,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共同富裕。
基于以上分析,相信大家对于A股今后的投资应该有了比较清晰的方向。
还没有人回复,赶紧来抢沙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