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语言》育儿观
今年给自己定了一个Flag:阅读24本书,并且每读完一本书做一个简单的总结。春节期间看了第一本书《父母的预言》,作者达娜.萨斯金德是一位美国的儿科医生,同时是芝加哥大学的教授。作者通过大量的科学研究揭示了下面这些观点:
一、人类的大脑是出生后具有可塑性的器官,3岁前孩子的大脑会发育到成熟的80%左右。父母或看护者的语言可以刺激大脑建立丰富的神经链接,开发大脑潜能。这是造就学校中有些孩子的学习能力强,有些孩子很努力学习效果依然不理想的原因,学校的表现检验了家庭教育的成果。
二、家庭语言环境影响婴幼儿潜能的发挥。
达娜教授的病人:同样是天生耳聋的孩子扎克和米歇尔,在植入人工耳蜗后,因为语言环境的不同,扎克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手术成功后可以从听得到到听得懂,再到会开口说话,甚至获得和正常人一样的阅读能力。而米歇尔的手术也很成功,最后还是无法开口说话。作者认为是因为家庭语言环境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结果:父母与孩子的互动,可以刺激孩子思考听到的语言的含义。达娜教授认为,造成儿童成就差异的不是社会经济条件,而是由于不同家庭的语言环境,同时披露了一下数据:
由于词汇量的巨大差距,和听到的词汇量中消极负面、禁忌词的频率和比例造成了孩子潜能的差距。我们每个人从呱呱坠地到3岁,每一秒都会产生700-1000条额外的类神经链接!它带来的影响难以置信,错综复杂的大脑回路就是通过这些神经链接构建的,从而影响我们所有大脑的功能:包括记忆力、情感、动手能力,当然还有语言能力。
三、通过3T原则构建丰富的家庭语言环境。
Turn in(共情关注):有意识的关注孩子在关注什么,孩子关注什么,父母就关注什么
Talk more(充分交流):就共情关注的内容充分交流
Talk turns(轮流谈话):和宝宝交流,根据他的反应进行后面的交流
有点懵,书中举了几个运用3T原则交流互动的例子,:
共情关注:一个刚起床的小孩,着急起床去看外公。
充分交流:“来我们先把衣服穿好,待会就要去看外公,这里有两条裙子:一条紫色的,一条粉色的,紫色的裙子上有花朵,粉色的裙子上有荷叶边,两条裙子都有口袋。”
轮流谈话:“你喜欢穿哪一条啊?”“粉色的这条啊”“我以为你会选紫色的那条呢,你喜欢这条裙子是因为它有口袋吗?”“原来如此,这样你就能把外公给的糖果装进去啦”“我认为粉色的那条最好,这样你可以穿着她转圈圈”
四、避免使用指令性的语言
指令性语言完全违背的了3T原则,用咄咄逼人的语气,剥夺了孩子发表自己见解的权利,不利于启发孩子思考,更不利于发挥孩子的潜能。所以父母在与孩子交流时,我避免过多的指令性语言。
五、基于过程的称赞:
我们可以夸孩子很努力,很认真。避免过多的夸孩子你很聪明。
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充分发挥潜能、有同情心、在困难面前坚韧不拔,孩子都希望从父母那边能到肯定和支持。被称赞很聪明的孩子(以孩子为中心的陈赞),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候会认为是自己不够聪明,天分不够,而容易放弃。被称赞努力的孩子(以努力过程为中心的陈赞)他们在面的挑战和困难的时候会更容易坚持不懈,他们更倾向于认为目前的失败、不顺是因为自己的努力不够。
做为一个一周岁的宝宝的新手妈妈,这本书看的很及时;给正处于有些许迷茫中的我指明了方向:身边有很多有条件的家庭都送宝宝去上早教,因为没有那个时间和经济能力,我也有点担心在宝宝没有上早教会不会比接受过早教教育的孩子落后,这本书阐述了为什么要对婴幼儿进行早期教育,如何对对婴幼儿进行早期教育。
对宝宝的早期教育不一定要去早教机构,营造良好的家庭语言环境,避免使用指令性、消极的语言、对于宝宝的小成绩夸赞宝宝努力的过程或者细节。关注宝宝、尊重宝宝、多和宝宝互动交流,带宝宝和同龄小朋友一起玩,与宝宝一起成长,我坚信宝宝的智力、学习能力、情绪控制能力都可以被培养好。
还没有人回复,赶紧来抢沙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