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记忆 l 居家办公背后的思考
这几年,居家办公越来越普遍的被人们提及。健康码弹窗了,黄码了,红码了,被隔离了,小区封控了,此起彼伏。所以,周围的居家办公,越来越普遍了。这篇想随意记录一下周围看到的居家办公背后的千姿百态,也算是这段特殊时期的独特记忆,以及背后的思考。
1,居家办公,影响效率吗?
基本所有管理者,都认为是影响的。
确实,家里的环境很难保证,大人居家,孩子居家,就算没有孩子,也很保持在办公室一样的专注力。只是身在不同的企业,态度不一样。
我周围,外企基本是很开放的态度,即使影响了效率,上级也相对比较体谅
相反,有几个在国企的朋友,反而挺不体谅的,不能随意申请在家办公。
2、居家办公,扣工资吗?
了解到的几种情况——
某民企:不扣工资,但要求居家办公期间,每周休一天年假。——影响效率我不管,反正就算你每周只能干四天的活
某小型外企:不扣工资,“建议”在居家办公期间,多休年假。——试图人性化
某央企:居家办公期间,只发50%工资,但他们居家办公,什么工作都做不了。——真能够稳定貌似也不错,但收入没有安全感。
某大型外企:工资全额发,支持在家办公,严格落实防疫要求。
难道说外企是宇宙的尽头吗?
非也,今年冬奥会结束后的某冲突事件我们都清楚,我周围的两个外企,都很干脆利落的关闭了该国的公司/办事处,员工自然基本全部裁掉。再有,随着居家办公的流行(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一部分外企在撤掉办公室,推行全部线上办公,这样一来,就意味着这些外企招人不在局限于地域,所以本地的工作岗位自然被大大压缩了,而原本在职的这些人,自然会陆续被裁撤。
所以,曾经以为在外企能够获得稳定、人性化并且收入不低的工作,发现并非如此。
那么,剩下的路是不是GWY?
确实看起来很美好,全额发工资,铁饭碗。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考虑国考,这条路也越来越难,前一阵有个段子,两万多人报告某小城市一个岗位,每人100元报名费,够这个岗位三十年工资,段子确实只是个段子,不管每人100元报名费真实与否,组织和安排两万多人的考试和面试,也是不小的成本,但依然能看到竞争有多激烈,很多县级市的岗位,有不少清北,国科大,一堆985和211毕业生的申请者;此外,年龄也是很多人的限制,毕业后工作几年,很快就超过35岁这个大门槛了。所以,首先上岸就非常难。
其次,这个领域也被很多人诟病,不自由,无趣,难以发挥,收入与能力不匹配,对于许多人来说,也是很大的挑战。
所以,也很难说,GWY就是最好的路子。
但无论什么样类型的工作,我们追求的就是稳定的收入,或者有稳定资金来源。这个关键问题解决了,那么工作的动荡就不再那么令人畏惧。
所以宇宙的尽头是——未雨绸缪,积极储蓄。
@二小姐不乖 的这两篇,特别赞同
我自己也从去年开始努力解决持续资金/家庭打底资金的问题——
希望未来的日子,所有的风雨都会被化解,所有的乌云都会被吹散,共勉
-
子期子期引用 @ 无问西东 @ 无问西东 的话:GWY的收入又不是无源之水,如果作为广大纳税人的民企、央企和外企都收入不稳定了,再加上可预知的人口趋势,GWY的长期未来职业发展和收入并不明
是啊,很不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