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冲利率下跌风险,有个上车的机会
很久以来,市场属于板块轮动阶段,有人很恐慌,有人很兴奋,经常看到有人在问:
“XXX行业怎么看?”
“加不加仓,感觉机会来了”
“当前是否还可以加仓、减仓?”
今天想来和大家聊聊我的看法。
如果仔细观察市场,我们会发现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所有人都知道追涨杀跌是投资大忌,但具体放到市场实操时候,又是什么表现呢?
涨了10-30个点后,稍微跌了3-5个点,有人觉得大跌了要赶紧加仓;
连续跌了10-30个点,反弹3-5个点的时候,很人想的是趁没有亏太多赶紧卖掉。
想加仓的人担心自己追涨了,想减仓的人,则是在担心自己是在杀跌。
之所以说这个现象,只是想让大家不要对现在的市场行情感到恐慌。
市场是有波动性和周期性的,涨多了就会下跌,跌多了也会上涨,往往是缓慢盘整,急速拉升。所以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适应现在这种行情,然后利用他人的恐慌,去做对核心资产的低吸,并且不卖,这样即便短时间不抬头向上,长期也必然是赚钱的。
要知道,有时候等待也是一种策略,而且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策略。
至于很多人都关心仓位管理,其实没那么复杂,你只要明确自己的安全边际在哪,然后在承受范围内去操作就行了。
相比于在仓位上的管理,我们更需要具有资产配置的战略意识。
有这样一句话:从长远来看,决定90%收益的是资产配置。
实操中,如果将自身所有的资产全部集中配置在高风险资产上博取高收益,那么你的账户势必就会像过山车一样,今天大赚,明天巨亏。
我们的财富情况,就好比一只由多片木板所组成的木桶,其中:
里面原有的水=你的总资产
注入里面的水=你的收益
组装木桶的每一块木板=你当前的配置分配情况
这只木桶到底能装多少水,从来都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看最短的那块木板。
所以,真正能决定我们自身财富水平的,不是当前有多少钱,而是在碰上黑天鹅风险事件时,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而比较常见的资产配置,是以“固收资产”打底,再根据当前市场的性价比来决定投资的多寡,性价比高则多投一点,低则少投,分散资产、平衡风险。
“固收资产”,可以理解为一个能够保本升值的账户,属于防御型投资,比如投资国债、银行存款、年金险、债权类产品等等,年化利率虽然不高,但胜在能最大限度的保证本金安全,同时还能稳定跑赢通货膨胀。它在整个资产配置中起着“稳定器”的作用,是资产配置的标配。
目前市面上真正可以提供保本功能的投资产品基本就两类:
一类是银行存款(定存、大额存单等)、国债;
一类是保险公司的储蓄险,比如年金、增额终身寿。
像是银行存款、国债,大家都不陌生,不过这类固收产品这阵子收益下降的很厉害。比如存款,我稍微看了下招行的,上面的存款产品最高也就3.5%,而且还是门槛30万起投的大额存单,按这个利率趋势,估计过两年会更低。
固收类产品其实都存在一个非常显性的风险,就是利率风险,或者叫再投资风险。就是现在还可以买到3.5%、4%左右的产品,但一两年后,甚至产品到期后再买,就只能买到3%,甚至2%的产品了。
在利率下行的大趋势中,这个风险是我们每个人都迟早要面临的。
那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对冲这一风险呢?
由于现在这个时点的利率与未来比是更高的,所以如果能把现在的利率锁定住,而且锁定的时间也尽可能的拉长,那么利率下跌的风险是能尽量避免的。
储蓄国债和银行存款最长也就5年,其他债权类产品也就半年或1年左右,锁利的时间还是有限的。
如果我们转换一下思路,从保险产品里找一找的话,其实储蓄险产品,就能兼顾安全和长期锁定利率。
市面上不错的储蓄险,长期年化收益一般都能达到3.5%左右,和目前国内的大额存单利率(3%~3.8%)和银行存款(2%~4%)对比,收益优势不大。
但储蓄险的收益可确定性跟银行存款一样,而且它能锁定利率的时间更长,长达20、30年,甚至能锁定一辈子。
购买初期选定好交费金额与年限后,保单每一年的现金价值,都会白纸黑字写在合同里。
相当于提前占了一个利率的坑,不管之后利率下滑到多少,反正你放在储蓄险里面的钱是确定的。
所以,对于长期资金(建议是10年以上)来说,确实配置一部分储蓄险会更合适。
刚好现在也到了我认为上车储蓄险的最佳时机。
比如弘康人寿的金满意足臻享版,每年只需要5000元(可以根据预算进行调配)就可以上车。
简单来说一下这款产品的2大优势。
首先是收益,长期持有下最高收益率能达到3.49%,在市面上的众多储蓄险产品里面,基本找不到这么高收益的产品。这个3.49%收益我们可以锁定一辈子,放在收益普遍下降的理财产品里面,是个占利率坑的好工具。
其次它非常灵活,可以中途“取现”,保障期间如果急需用钱,可以在保险公司平台上申请,将保单当年度的现金价值进行“部分提现”,剩余的钱则继续放在里面按照3.49%复利增值。
综合来看,这款产品不仅将每年的“收益”写进合同里面“锁死”,保障中途还支持灵活取用,拿来当做资产配置中固收类配置中的一环,降低整体投资风险完全没问题。
不过,根据监管的规定,弘康人寿是不符合要求的,保险公司也知道,但总想抱着下蛋公鸡不撒手也不行啊,监管爹地显然不愿意,所以9月30日或之前,就将全网下架,这种产品的归宿,终究就是这样。
当然,不符合规定并不代表产品本身不靠谱,所有在售的保险产品都有在监管进行备案,受到银保监会的监督。
也不用担心保险公司倒闭,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保险公司要比银行还要安全的多。从公司创建到运营的整个过程,都要受到监管严格的监督。这还不止,它们还得有一个兜底机制,也就是万一,哪怕真的出事了,也不能影响到消费者的任何权益。
至于后续还能不能在线上买到高性价比的储蓄险,这个说不准,老牌保险公司的人力、运营(广告宣传、租金...)等成本非常高,所以相对应(让利)高性价比的产品可能会变少了。
此次新规的发布,对于保险行业来说是个严峻的挑战,但对消费者而言,却是一个机遇,所以我的建议是最好趁现在买,买了不受影响,一切按合同走,抓住这波红利。
还没有人回复,赶紧来抢沙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