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桐读书/059】《减法教育》
为什么小学大多数学生都能考“双百”,而到了初中和高中,就出现了那么大的差距?因为每个人为“冰山藏在水下的部分”所做的看不见的努力,是如此的不同。
具体到语文学习而言,要明确中考、高考乃至将来的漫长人生中,哪些是必备的基本能力,应该在长远规划中占有一席之地,比如阅读、写作。语文学习应该保持非功利的状态,要成为“读书人”,而不是“练习人”,不能“考什么学什么”。
如果不为了单纯追求高分而学习,那我们能做些什么呢?作者给出这样一些建议。
第一, 精读一本或者几本真正的经典。
第二, 尽可能有意识地不断扩展你的视野和能力。
第三, 在一两个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做深入钻研。
我们普通人学习艺术,不是非要去做艺术创作,而主要是为了提升艺术欣赏水平,所以,完全可以“眼高手低”。孩子长大后去参观各种类型的艺术博物馆时,可以说出个子丑寅卯就好了。去听一场音乐会或者看一场舞蹈表演,能够说出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平时自己也能自娱自乐地画几笔、弹一段,有这样一些能力,就已经足够了。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对一个人的一生而言,非常重要。
第四, 掌握一两项可以一辈子受益的体育运动技能。
如果这项体育运动能够成为繁重学习压力的调节剂,在他成年以后,能够成为一辈子健康的保护神,这也就足够了。
留白+风险可控的基础上逐步放手: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要学会给孩子“留白”,不要填得太满。人生路很长,是马拉松,而不是短跑,要看长度,也要看到宽度,不要因为拼命冲刺而错过每一个阶段的风景。
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培养孩子质疑的能力,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培养孩子的理想和志向,培养他们使用网络或者手机的良好习惯,培养他们自主规划安排假期的能力,乃至培养他们规划升学的能力,等等,这些在我看来,都远比分数本身更为重要。
自控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能力,需要不断锻炼。自控力的培养宜早不宜迟,甚至可以说越早越好。
我们要明白一个基本道理:没有哪一个人天生就什么都会做,生活的能力都要依靠后天的不断训练获得,这种训练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是到了一定年龄一下子就能学会。
同样的道理,生活中的所有事情,都应该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逐步放手。
学习方面,要让孩子在尝试中逐步建立属于自己的学习节奏。让孩子自己预估作业完成时间,尝试做好计划安排。完成计划之后,可以和他讨论一下计划完成的情况和预期有什么差异,这种差异为何会产生,如何让计划完成情况和预期更为吻合,等等。最初慢一点儿没关系,要乐于让孩子独立做好计划。完成计划后如果有一些剩余时间,这些时间要真正交给他们自己来管理。对时间的管理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自控力训练。
关于阅读:
每个人都要在阅读实践中,逐步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这是阅读必须经历的阶段,这个阶段甚至要走很多弯路,但这些弯路的每一步都是将来的财富。
一个人如果一直都吃精挑细选过的美食,而不尝一尝那些制作比较粗糙、味道一般的食物,就很难感受到美味之美到底美在哪里。有比较才有鉴别,读书亦如是。所以,在孩子的阅读方面我会引导,但不会强制。
还没有人回复,赶紧来抢沙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