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下学期家长再聊高考志愿填报需考虑的一些问题
关于高考志愿填报,我前面已经写过3篇帖子:
2、高考日记31:志愿填报除了城市、专业和学校外还要考虑哪些?
今天写这个帖子的原因是鱼蛋他们开始报名大二分流了,有三个专业可选,具体专业的录取原则是看大一期末考试成绩在学院的排位,成绩排在前50%的基本可以保证能被第一志愿录取。
按照往年的数据,有一个专业(深造和就业都比另外两个要好)是选的人最多的、招生人数占总人数50%,排除少数人的喜好,这个最受欢迎的专业要成绩排名在全院50%之内才有机会录取。有孩子成绩在50%以后的家长说,早知就不报这个专业了,这相当于读了一个高四,还要去读不满意的专业。
所以今天主要就讲讲大类招生相关内容。
“按大类招生”好像是2017年开始的,如果考生不清楚大类招生是什么概念,是会影响到自己的志愿填报的。
以下内容来自百度:
1、简单地说,按大类招生就是高校按院系或学科大类招生,而不是按照具体专业招生,比如经济学类、机械类、中国语言文学类、计算机类等。但并不是所有按照大类培养的都以"类"来命名,有些以XX学院、XX班进行招生的,往往采取的也是大类培养的模式。大类招生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不了解大学专业设置的高考考生及其家长提供了一个先了解后选择的机会,从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盲目选择专业又"一选定终生"的矛盾,使考生能够先进入大学学习基础课程和学科技能,后根据专业兴趣、个人特长等选择合适的专业,再进行专业知识点的学习和能力培养。
2、大类招生是有风险的:专业分流时,可能难以选到目标专业。大多高校的做法都是按照入学后的1~2年的学习成绩(学分绩点)排名,设定一定比例进行分流。这样做的结果是,成绩排名靠前的“优秀学生”聚集到“热门专业”,其他学生分流到“冷门专业”。有些学生可能是为了某个专业才选择大类专业,可在选专业时,受成绩排名等影响,难以选到目标专业;有些学生对某个专业有浓厚的兴趣,但因为成绩原因,也无法选到自己的目标专业。
去年填报志愿的时候,我们是有了解到我们填报的专业是大类招生,也仔细阅读了学校的招生简章,知道大二会有哪三个专业分流。最后确定填报的原因是因为分流的三个专业,我们都可以接受。现在的结果是鱼蛋大一期末考试的成绩排进了全院的10%以内,不出意外的话是可以进最受欢迎的那个专业。
大类招生以前我也是稀里糊涂的,到现在才了解的更多一些。
下面以现在最热门的计算机类举例说明,不同的大学分类不同。
1、中山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超级计算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方向),网络空间安全
2、某双非一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网络安全
到了大学后,成绩能不能排在全院的前面,和很多方面都有关。
1、读大学后,更多考验一个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如果是学习积极主动型的、又自律的,不管TA高考成绩是名列前茅还是压线的,这样的学生成绩排在前面的可能性都会很大。
2、如果一个学生高考的总分是靠语文和英语拉上去的,数学是弱势科目、又报了需要数学基础好的工科专业的话,那么无论TA的高考成绩在整个学院排的有多前,大学成绩要想排到前面是很困难的。
3、如果一个学生TA数学是优势学科、同样报了需要数学基础好的工科专业的话,及时TA是压线进的,大学成绩是很有可能排到前面的。
无论是三分考七分报还是七分考三分报,高考志愿填报都是一个技术活,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问题。
-
碧水白露碧水白露
活到老,学到老,希望我整理的这些关于志愿填报的知识,能对后来者能起到参考作用。
-
碧水白露碧水白露
有些学校的本硕连读、本硕博连读班(有末位淘汰)不会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