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原生家庭很重要,但不是全部
不知什么时候起,网上流行起来追溯“原生家庭”。好像我们每个人的缺点,裂痕,伤痛,甚至命运与不幸,都可以用“原生家庭”来解释。 特别是什么“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来治愈”。
自从有了娃,我就比较注意这方面,希望自己以身作则,尽量不要让娃受到什么“原生家庭“的伤害。现在娃快十岁了,每天在父母的雷区上蹦的,随时挑战父母的底线。上个月,参加了培训,期间老师似乎又要深挖每个人的原生家庭,追溯童年。我突然就对这个词失去了好感。
搞什么?所有的失败都可以甩锅怪父母是吗?
成年了哇,识字哦,玩的转智能手机,村里没断网,书店、网上都有书卖哦~~
任何一个想改变的人,现在的社会充满一切可以改变的条件及机会。
有一个小故事,一个父亲经常打妻子,这家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成年后结婚,也打妻子;二儿子成年后结婚对妻子特别好,因为知道妈妈的痛;小儿子压根就不结婚,觉得婚姻没意思。
一个家庭背景下,长大的孩子性格不同,选择各异,一切都追到原生家庭似乎也不公平。每个人在经历中的收获和得到,也不一样。
原生家庭不好,要不要切割?
父母对我不好,我也不想孝顺和付出。
诚然,不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但是太多的家庭就是父母等孩子一句谢谢,孩子等父母一句道歉。这种信息和感受的差异,是值得我们探讨和反思的。势必有一方先做出改变,才能破局。
前几天,有读者写信给连岳,就是四十加单身女性,想让年约70的母亲陪自己渡过心理难关而遭拒,愤而不平。也有一些非独生子女,在网上认真的分析,为什么老大容不得老二,那是因为父母一碗水端不平,本来是百分百的爱,被分走了50%,老二为什么委屈,因为一出生就只有50%,没有100%。拥护者众多。
看吧,这就是人性的原罪。
临近清明,母亲总要拉我唠叨一番,外公外婆的墓怎样怎样了,外公去世的太早了,外婆也走了等等等等。最近路上听朗诵,每每会被美文击中心灵,大多是父母,亲情,故乡等。而爱情又算什么。
我都不希望自己全部为了孩子,还想成为自己。娃以后要是吐槽我,我就吐槽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