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这4个方法,从零开始搭建存钱体系
关于存钱这件事,总有人问:是不是等发财了,再开始存钱?
但事实上,存钱应该是一种习惯,就算每个月只有3000的收入,也要存钱。
存钱这件事,不在乎金额多少。
收入高时,多存一些;收入低时,少存一些,重点是让「开始存成为一种习惯」。
如果每次都想着等钱多时再存,一直不开始,那可能最后永远都存不下钱。
在今天的文章中,小慢跟大家分享4个方法,能够帮助大家从零搭建存钱体系。
一,确定存钱目标
存钱目标既可以是长期,也可以是短期;既可以是具体金额,也可以是一个梦想。
比如,如果用时间目标法,那可以制定3个目标:
短期目标,今年打算存多少钱;
中期目标,30岁、35岁、40岁、45岁打算存到多少钱;
长期目标,实现躺平生活需要存到多少钱。
对于短期目标来说,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比如刚开始攒钱,可以按照年收入20%为目标,后面逐渐提高标准。
对于中期目标而言,可以选择整数,比如10万、50万、100万、200万,定期复盘自己的攒钱进度条。
躺平目标虽然最难实现,但也应该畅想一下,因为有目标才有攒钱的动力。
同时,对于躺平目标的另外一种理解是:被动收入大于日常支出。
当你的被动收入能覆盖日常支出时,就已经获得一定程度上的财务自由。
二,学会转移风险
我们总会乐观的预估自己的生活,但事实上风险无处不在。
像疾病风险、意外事故、财产损失,都是我们无法提前预计的。
尽管风险无法完全避免,但可以转移,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保险。
提前为自己和家庭做好保险规划,一定程度上就拥有了对未来的选择权,给未来留下的更多是爱,而不是债。
相关链接:保险榜单|7月值得买的保险来了
三,改变存钱思维
大多数人的理财观念是量入为出,也就是:收入-支出=储蓄
但这个公式有一个陷阱:
我们每次都是先满足了支出需求,剩余部分才作为储蓄。
但事实上,人的欲望是无尽的,支出可能无上限,最后变成收入-支出=0,甚至小于0,储蓄逐渐成为一种口号。
而正确的存钱思维是:收入-储蓄=消费支出
这中间的差别是先存钱,还是先花钱。
对于存钱计划而言,需要先把储蓄的钱固定下来,剩余的部分在用于花销。
所以,我们需要存钱工具来帮我们规律储蓄,有一个比较理想的方式是基金定投。
开启基金定投计划后,每月工资到账及时储蓄,再将剩余的钱用于日常消费。
四,坚持长期主义
爱因斯坦曾说:复利,是世界上第八大奇迹。
对于存钱来说,复利的核心是长期和增长,只有坚持长期主义,才能看到金额的增长。
因为就算每个月只存下100元,一年下来也有1200元,总好过什么也没有。
所以,用好复利效应的前提是,先开始,养成储蓄习惯,然后坚持,等待雪球越滚越大。
而坚持长期主义的一种方式就是进行基金定投,将每一笔用于定投的闲钱,都分成三份,分别是:低波动求稳的钱、追求优质回报的钱和随时要用的钱,然后慢慢定投,享受时间的馈赠。
经历过三年疫情后,越来越多人发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真理。
人生的大部分困难都可以用钱来解决,另外一部分也可以用钱来缓解。
所以存钱就是给自己增加面对困难的勇气,为自己积累安全感,让自己可以更有底气的生活。
「慢点投」:
核心理念的是将每一份用于投资的闲钱,都分成三份,分别是:低波动求稳的钱、追求优质回报的钱和随时要用的钱,然后慢慢定投,享受时间的馈赠。
戳这里详细了解:
风险提示:
基金销售和投顾服务由盈米基金提供。
基金投资组合策略为其他客户创造的收益,并不构成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组合策略的风险特征与单只基金产品的风险特征存在差异。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应自行阅读相关法律文件,自行做出投资选择。详情见《投资顾问服务风险揭示书》。
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购买与自身风险等级和承受能力相匹配基金产品或基金投资组合策略。因基金投资顾问业务尚处于试点阶段,存在因基金投顾机构的试点资格被取消不能继续提供服务的风险。
本资料所引用的观点、分析是其在目前特定市场情况下并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下的分析和判断,并不意味着适合今后所有的市场状况,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也不构成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还没有人回复,赶紧来抢沙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