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避开中产阶级教育陷阱?
我理解的教育陷阱就是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或者在孩子身上映射了太多的情感,举全家之力,在孩子身上花费至少超过总开支50%以上甚至更多的这个行为。 你会觉得养娃超级费钱,但是哪哪都是刚需,省不了,只能拼命压缩自己。然后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又是蝴蝶效应,不可控。
最常见的例子,比如,爸爸妈妈随便穿几十块的衣服,也要给孩子买名牌衣服和鞋子,父母省吃减用,带娃要下馆子,住好酒店。总之,娃的一切消费标准高于父母。还有一种就是学校和兴趣班的选择,工薪家庭送私立,走体制外(国际学校),甚至中学大学就送出国,卖房送留学的不在少数,这些农村家庭不懂不会想,城市普通家庭比较常见,有可能收获不知感恩的娃,只知伸手要钱,在外N年不回国,不看家长的娃。时不时都会在新闻上挂榜。
今天连岳的读者来信就是,父母是农村苦哈哈学习改变命运出来的,在上海安了家,觉得女儿各种问题,一到学习就吼甚至动手打,感觉也很痛苦,又不想这样,但是又控制不住。
自己优秀的人,不一定懂教育,也不一定能做好爸妈。怎么为人父母,这个社会引导的价值观又充满矛盾。结合我上个贴子说的卷,也正是如此。其实社会规律是不变的,就算再卷,也不可能人人清北,真人人清北了,学历也不值钱了。
我以前的一个同事,前不久联系,问我能不能推荐工作,引荐一下。她为了结婚回老家湖北县城,在当地过的非常滋润,有份类编制的工作,公婆有生意,老公继承,家里有车有房。但是生了两娃之后,觉得不行,不能再让孩子走自己的老路,从小城市到大城市,两代人重新奋斗一遍(这是最近几年非常流行的教育投资论!!)说身边有能力的,大部分人送娃到地级市上学,她们折腾到武汉,买了房,转了学,现在公婆带着,老公在老家,每周来武汉。她随便找了份工作感觉不满意,问我有没有行业的机会。那天沟通,晚上很晚了还在辅导娃写作文。
我当时说了一句,你要是折腾前问我,我绝对不赞成你到武汉来。说为了娃的眼界。
唉,眼界这种东西,是在城市了就有吗?你条件好,周末短途玩玩,每年夏令营送送,博物馆,线上课,要啥没有啊?自己工作又轻松。我说我卷的都想退休了,压力太大了。
真的是围城,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
人的想法都是在变的。我老公之前一直在上海缴社保,我们是有买上海房子的机会的,后面医保不方便,就转回来了。我已经断了往上海发展的念头,包括我娃。杭州能过好就杭州,杭州不行,还有宁波,嘉兴等一众中小城市可以选择,甚至回老家发展一份事业。我已经不执着大城市了。哪里都是生活。
也是间歇性醍醐灌顶,孩子是自己的,而只是老师万千学生中的一个。
育儿学问太深,又有一个,没有重来,每一步都算数的bug
我也看到这个,醍醐灌顶,家是港湾,别的真不重要!
我们小县城教育资源是不丰富,但感觉也没大城市卷,有空带娃去大城市逛逛也差不多了。
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给予,超过会告知不能的原因。
现在盛行寒门无贵子的说法,可现实中相当一部分人他没有优越的条件,可是就靠着一份执着,一步一步前进,最后成了别人眼中无法企及的天花板。我觉得兴趣和欲望是引领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欲望(危机感)比兴趣可能更加重要。除去内生动力的因素,太好的条件只能让人更加养尊处优。
我能GET到你这个点,就是日子太安逸了,就容易没有追求。
富裕的省份,都觉得本地就挺好。我也觉得娃在杭州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