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理财

登录 注册
财女读书会 58531姐妹  21952帖子
发帖
财务自由2016

《追忆似水年华-女逃亡者》第6卷:我这么有钱为什么还是痛苦?

财务自由2016
财务自由2016 财务自由2016 2023-11-03 10:59 阅读(582)


   阅读时间:从2023/10/26-2023/11/2 第6卷时间在7天左右。第六卷是前五卷看来时间最少的,前五卷平均12天左右。这卷比较少一点。在微信读书会有一个成就感,你会看到每天读书的时间记录。



内容:

  第六卷《女逃亡者》,看书名其实我们就猜到马塞尔的女友跑了。不光跑了,最后死了。整卷有一半是马塞尔对女友阿尔贝蒂娜的追忆。后半部份有聊到作者的作品在报上发表了,这给马塞尔的内心增加了不少愉悦的感受。与母亲一起到威尼斯的短暂旅行。简短的聊到盖尔芒特沙龙遇到初恋希尔贝特(斯万的女儿)。小说的剧情高潮点是,好友圣卢聚了初恋希尔贝特。斯万死后,而斯万夫人改嫁给了德.福什维尔。女儿嫁给了盖尔芒特这边的人。作者把外婆家的两边就这样连接起来了。


摘录:

对女友的追忆:

  阿尔贝蒂娜待在我的身边已成了我的习惯,而我却突然看见了“习惯”的另一副面孔。在此之前,我总把习惯看作一种摧毁力,它毁灭独创性乃至毁灭感知的意识;如今我却把这种习惯视为令人畏惧的神力。它如此紧密地和我们连在一起,它那不起眼的容貌那么牢固地嵌刻在我们的心间,可是这种几乎看不真切的神力一旦脱离开来,一旦离开了我们,我们便会遭受最最可怕的痛苦,到那时,习惯便会像死亡一般残酷。

 阿尔贝蒂娜在我身边时我心情平稳,我只想着由我来安排她离开,不过离开的日子并不确定,也就是说离开的时间还不存在;因此考虑她离开的事只不过是我的幻觉,正如身体健康的人想到死亡时总想象自己不怕死,其实他们只是在把一种纯然否定的想法引入这种好的健康状态,因为死神的临近一定会改变这种状态。

 我们对别人的感情逐渐淡薄,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死了,而是因为我们自己在逐渐死亡。


痛苦:

  只有充分体验了痛苦才可能解除痛苦。我当时禁止阿尔贝蒂娜接触任何人,我幻想她清白无辜,和我后来又以她还活着作为推理的基础,这一切都只能延缓解除痛苦的时间,因为我这是在推迟早就应该忍受的必要而漫长的痛苦时日。

 这次打击之后不久,我的心智活动像雷声一样放慢了步伐,使我恢复了理智。


哲学层面:(我,非我)

   我们这个“我”是由我们一个接一个的状态叠合而成的。然而这种叠合又不像山的层叠一样永恒不变。无休无止的上升运动会使古老的地层露出表面。

  过去的“我”,那个金发青年已不存在,“我”变成了另一个人。然而与白发下这张布满皱纹的脸代替了原来的脸孔相比,我的变化不是同样深刻,旧我不是消逝得同样无影无踪,同样彻底地被新我替代了吗?


作品发表:

 不知道报上有这篇文章的读者会读到它吗?我漫不经心地展开报纸,仿佛自己就是这样一位读者,脸上甚至做出一副不知道今天报上有些什么,并急于要看看社会新闻或政治消息的神情。我的目光故意避开那篇文章(为了做得逼真,也为了不偏袒自己,就像有的人在等待时数数故意数得特别慢),可是文章特别长,我的目光扫过时免不了挂住一段。不过,看到头版文章的人,乃至阅读它的人,很多并不看署名。我自己就很可能说不出昨天报上头版的文章是谁写的。此时我便下决心,今后凡是头版的文章都要读,还要看一看作者的名字;然而正像妒忌的情人不欺骗情妇是为了相信情妇对他也是忠实的,我伤心地想,今后我对别人的文章的关心并不一定能,事实上也没有能强使别人对我的文章回报以关心。再说还有外出打猎的人,以及一大早就离开了家的人,话说回来,总还有几个人会读它。

  于是我学着这些人的样子,开始阅读了。尽管我知道很多读这篇文章的人都会认为它令人厌烦,但是我却觉得,我阅读时在每个字里看到的东西都跃然纸上,我不能相信,别人睁开眼不会直接看到我所看到的形象,因为我以为作者的思想能直接被读者领会,其实,后者头脑里形成的是另一种思想,所以我的想法和那些以为他们讲的话将一毫不差地沿着电话线传过去的人一样天真;就在我想作为任意一个读者时,我的思想却按作者的方式重复着我的文章的读者们将要做的工作。


谎言:

  因为谎言是人类必不可少的东西,在人的生活中它起的作用与人类对享乐的追求所起的作用也许同等重要,而且前者受后者支配。人们说谎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享乐,或自己的荣誉,如果享乐被张扬出去会损害荣誉的话。人们一辈子都在撒谎,甚至对爱自己的人,尤其对爱自己的人,也许仅仅对爱自己的人撒谎。因为唯有这些人让我们为自己的享乐担惊受怕,而且我们也只希望得到这些人的敬重。

 但下面这一点我们应该特别考虑:一方面,撒谎往往是个性格问题;另一方面,对于那些并非天性爱撒谎的女人,谎言是一种本能的防卫手段,起先是应急的办法,后来编排得越来越严密,用来抵御那突然降临的,可能毁掉她们一生的危险:爱情。


母亲:

    一想到我和母亲这一走我将错过多少享受肉体欢愉的佳辰良宵,我体内处于慢性病状态的欲望立即上升为一种情感,欲望被一种忧郁和迷惘的心情所淹没;我向母亲提出推迟几天再走;母亲好像一分钟也不愿意考虑我的请求,甚至根本不把它当回事,我的神经已被威尼斯的春天刺激得很兴奋,因而母亲的神情一下子唤醒了在我神经里存在已久的反抗欲,那就是抵制我臆想中父母策划来对付我的阴谋,他们总以为我最终不得不服从,过去正是这种抗争的决心驱使我把自己的意志粗暴地强加给我最爱的人,哪怕在成功地迫使他们让步以后我仍旧按他们的意愿行事。于是我对母亲说我不走了,而她呢,以为做出不把我的话当真的样子是巧妙的办法,因此她甚至不予回答。我说她马上就会看到这是不是真的。这时看门人拿来三封信,两封是母亲的,一封是我的,我把信放进皮夹,和其他信混在一起,连信封都没看一眼。待到母亲动身去车站,后面跟着我所有的物件时,我则命人拿了一杯饮料到平台上去,我在平台上坐定,面对着运河,看着落日西沉,而停泊在旅馆对面的一条船上一位乐师正弹唱着“Sole mio[插图]”。

  终于,从比人们预言彗星升起的地方还更难以捉摸的神秘深处——幸亏根深蒂固的习惯有一种想象不到的自卫力量,幸亏人体内蕴藏着储备的能量,在突然冲动下习惯会在最后时刻把它们投入激战——突然涌出了我的行动:我拔腿飞跑,到达车站时火车门都已关闭,不过我还来得及找到母亲,她正急得满脸通红,克制着自己不要哭出来,她以为我不会来了。“你知道,”她说,“你去世的外祖母生前常说:真奇怪,这孩子,没有比他更让人受不了也没有比他更讨喜的了。”在火车行进的路线上,我们看到帕多瓦然后是维罗内迎着火车扑过来,几乎是一直到车站来和我们告别,当我们渐渐远去时,它们俩一个回到自己的田野,一个回到自己的山丘,因为它们不走,它们将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感受:

  第六卷的整个书的主题不是太复杂,没有像三、四卷那样有好几个沙龙让你想要跳过。对女友的追忆及内心剖析上升到哲学层面。可能是因为翻译的原因,总感觉文字让人有点断的连不上。读徐和谨与周克希先生的文字,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第一次在第六卷前半部份,有点不想读下去的想法。到后半部份换了一个翻译好像好了一点,或者是剧情丰富一点。然后又有了读下去的欲望。

  这一卷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马塞尔跟母亲去威尼斯旅行那一段,威尼斯是因为有母亲在。未来它会验证母亲来过这个地方。母亲想要回去,他不想于是打算独自留下来。那一段的心理描写非常有共鸣。人最终还是无法对抗孤独。最后又跟母亲一起回去。让你看了想笑同时也看到了自己。

  书中对建筑、寺庙、文学、绘画及自然的描写,读了都是一种享受。最近同时在读邓晓芒的《德国哲学演讲论》,帮我理解了普鲁斯特为什么在沙龙也好,自己旅行也好,花那么长的文字描写建筑、寺庙、文学、绘画及自然的描写。哲学里面叫审美的能力。后面我突然明白了普鲁斯特的用心良苦啊。因为很多都是上升到哲学层面了。



只看楼主

还没有人回复,赶紧来抢沙发啦~

回复楼主

回帖
小组话题

扫码下载

APP

iOS • Android

想理财却无从下手? 打开应用
通俗实用的理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