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太太育儿】十岁,周末第一次[特种兵]参加外地速滑赛
文/熊熊家的太太
该原创文章,属于授权她理财独家刊载,如需转载,请与作者本人联系,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上周末带娃参加场在厦门举办的速滑赛,对第一次出来的孩子来说,到赛场上才知道有多少高手,山外有山的敬佩是后续努力的动力。对有潜能的孩子来说,这是证明自己的机会。
在现场,我看到一位刚听到自己获奖通知的孩子给妈妈打电话(她自己参赛,没家长陪同),几乎哭着说:“妈妈,我200米第二名,500米第三名,你还不让我比赛,我要学……”(我才知道她家里有不让她练轮滑的压力)
还有个拿了单项第一名的孩子,年纪最小,妈妈同行,我们有幸有了更多的交流。妈妈路上就说:她很纠结,很想放弃速滑,孩子今年没啥进步,网球也练得不错,爸爸很反对速滑,觉得危险系数高……
这两位都是我娃的好朋友,三个人全程同行同食,在上赛场前,我完全不知道她们这么厉害!全队最终拿奖的也就只有她俩。Wendy很开心地跟着蹦哒,和好朋友一起玩奖牌,一起分享获胜的喜悦,没啥分别心。
我自己是五味杂陈🥹 都是扛着家人的反对,坚持在学的孩子,但她们的爸妈口头上反对,还是给了真实的支持:每周保障周间放学的五天训练,周末最累,得去车程1小时的外场,很麻烦,但她们至少也都去了半天加训😮💨。
反省我们家:奶奶最反对,也最有话语权,日常经常找理由不给娃去参加放学的训练;周末加训我是不敢提,娃心虚,就不坚定要去……
平时看不出来太大的差距,但丢到赛场上,几百个孩子竞技时候,高下立现🥺能拿到前三的,一定不只是靠天赋……
百感交集里的失落感是真实的,接纳“投入的时间不够”,没资格要求孩子更多,也是真心的。
反观自己:我日常工作中学新项目的时候,花了多少力气学习理论和练习操作?产品上线,盘点收益时候,会不会也有失落的时候?对孩子的要求改成对自己的要求,卷自己比卷娃轻松多了😏
本次出行的个人感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未来娃的训练,我要更多遵循她的意愿,争取把支持给到位,尽足了“人事”,才有资格说“听天命”。
比赛结束后,教练留言给我,希望以后每次比赛都邀请我同去,他说我是全能的后勤😝。本次出去比赛,只有2个妈妈同行,其他都是娃自己跟教练去,住酒店,各自安顿自己,对孩子本身的独立性也是挺好的锻炼。
复盘本次陪同比赛,增加些新的经验:要多带些口罩、充电宝至少带两个、帮每个娃多拍些单独的特写、带些方便分享的分装好的水果😉。
【小确幸】
🌟 发现赛场上,娃等待比赛的空隙,不时地自己跑无人的空地上一遍遍地练习“交叉步”的滑法,这是她觉得自己薄弱,可以弯道超车的小技巧。我们没讨论更多,道理都懂,关键是做到了多少,祝福她,加油就是了。
熊太太育儿系列 其他分享:
【小小广播员的成长历程】
小四 公众演讲方面点亮“渔”技能树Get!☑️欢迎关注熊太太【会育儿】孕期丨新手妈妈丨亲子料理丨亲子旅行丨亲子英语丨儿童财商启蒙
欢迎关注 熊太太育儿 专栏 :)

你好识货啊~大三轮什么意思?
我们这算入门款的速滑,6800,和花滑不怎么一样。你们的鞋是怎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