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为什么是分水岭?(以数学为例)
在双➖的大背景下,现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不进行考试。虽然,学校会要求孩子书上的习题要完成,每周要统一进行一次5分钟50道的口算练习,每单元结束后也会以单元练习的形式进行一次单元“考试”。但是,最多是这样的(字大题少),当进入三年级之后是另外一番情景了,每周的口算照常,每天的语数英三科都是要留家庭作业,考试卷是整整的三大页,密密麻麻的字迹(我不会粘贴图片)。单单看这几页的题量,就先在心态上崩了。还有常规的半页口算呢!
1.那么“三年级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在学前或低龄,大家是不是会教孩子数数(哪怕部分孩子只是唱数)?是不是会练习加减法(虽然一些孩子只会掰手指算法)?是不是提前教会背乘法口诀?……而这些恰是低年级的重要内容,孩子在学习时最起码心态是很好的,毕竟我学过嘛。有信心就能成功一半。
低年级的知识比较单一,数量关系比较简单,不容易发现问题。 没错,一年级解决问题时不是加法就是减法,二年级上学期基本解决问题都是乘法,二下基本上都是除法。很少有多余信息的题目,有时候孩子会根据经验解题,而非理解题意。如,最近二下学习除法,所有题目都用除法列式。刚刚好考试单元就是表内除法单元,那孩子是真会了还是蒙对的呢?这也就是低年级高分比比皆是。
从三年级开始,对孩子学习能力要求的提高。在低年级计算内容是100以内的,一到了三年级开始进行多位数计算,数到的领域也不再只是整数了,开始有分数、小数。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更高了,不再是列算式即可。要的是想法、结论……考察的是综合能力。低年级的滥竽充数者开始现原型了。
2.避免“三年级现象”的建议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认真听讲的习惯。这里我们看不见孩子的听课情况,可以隔段时间和老师沟通一下,也可以每天回家的路上、睡觉前问问孩子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既是对当天知识的巩固,又能了解孩子是不是上课认真听讲了。
坚持口算练习。口算没有捷径,就是熟能生巧的过程。
时间规划。建议可以适当给孩子每天增加一点点练习内容,循序渐进逐渐过渡到三年级。
及时发现孩子的学习漏洞。如:可以翻看孩子的书面练习,有的孩子真的表达很清楚,但是落笔时就是写得不清晰或是写的和说的不一致。需要多读题、多理解,多参与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低年级数学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很贴近生活,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让孩子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提高孩子阅读能力。如果低年级一直依赖家长给读题,会造成有的孩子一直停留在不能独立、认真的阅读题目到三年级做完题目都比较困难了。即使一年级孩子不认识字的情况下,也请只读原题,让孩子自己理解,而不是给孩子解释题目意思。逐渐过渡到孩子读长题目、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家认为的不认真读题,其实是一个长期的不好的学习习惯,而不是只发生在这道错题。
建议多让孩子结合题目提出数学问题。有的孩子根据题目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但是需要让他提出数学问题就较困难。如:让提出用除法解决的问题,有的孩子就是不会提。可以让孩子可以根据上一题的的提问方式,逐步过渡。但是,有的孩子可以说,但是写的就不完整了,建议可以在生活中鼓励孩子的好奇心、引导孩子多提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数学问题。
总之,“三年级现象”的原因虽多,但主要体现在低年级练习少、读题少、感受不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没有感受到知识的本质。所以,练习还是不能少。生活中的感受更不能少,学科考试所要考察的方向已逐渐向这里转变。大家可以观察一下,现在没有往水池里一边放水一边注水等类似不符合现实情境的题目了。
下次,再写一篇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本质,有助于应用题的理解。

真正分水岭是五下,五下前都搞不懂的是自然淘汰出局的
娃现在三年级,深刻体会到:作业量及上课节奏跟一二年级的差别
哇塞,我儿子学校是6分钟100个口算题
赞同!五下是另一个分水岭
我觉得提前预习很重要,寒暑假就要提前预习,背乘法口决,背古诗,幼儿园大班就要练字,幼儿园就要识字,但奈何小儿不配合。
啊?哪里的呀?那您儿子的口算等基础肯定特别厉害
别提了,每次考核都不达标
他们班厉害的都是2分钟直接报完答案
2分钟100道?还要写上?怎么做到的?
还是你们口算就直接口答的形式?我们是要把50道写上的
口算达标是6分钟写完100个题目
平时日常训练是看着题目直接报答案,好的同学2分钟就可以报完100个题目的答案
确实是三年级一下子题目难度上来了
这么夸张的吗,我们好像没有任何要求。纯傻玩
我们学校还算好的吧
上周听到另外一个学校,一年级,考试复习阶段,每天2张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