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农夫山泉到麦琳,我们的观点是如何形成的?
昨天放学回来,娃说:再也不喝农夫山泉了,钟睒睒PG。
哪来的信息呢?我俩没给他看过呀!
他说:心理健康课上老师给看的。
仔细问了一下过程,老师找了一些农夫山泉的视频和新闻给他们看,都是讨伐钟睒睒的,然后老师问他们:你们身边有没有文化入侵?
我们讨论了好几个话题:
1,我们真的有信息自由吗?还是被大数据裹挟了?
钟睒睒炮轰张一鸣就是因为大数据,我们以为现在没有信息壁垒了,实际上,我们能看到的东西,仅是别人想给我们看到的而已。国家也在出手整改算法了。
2,当我们看到很多人都在说什么好或者什么不好的时候,ta真的好吗?真的那么不好吗?要学会好奇,学会辩证地看。
关于钟睒睒的言论是一边倒,网上关于麦琳的言论也是一边倒。我其实没看再见爱人4,所以我也不发表任何关于麦琳的言论。这个节目探究的是人性和亲密关系,也是我们家庭教育里很重要的一个内容,但是如1所说,我们真的没有办法看到全部,贸然去评判别人,已经不够客观了。讨论的必要是有的,但是能不能尽量不输出观点,这个很难。
三人成虎,宣传和抹黑都可以用这招,在这真真假假的世界,如何保持自己清醒,也是挺难的,很多观点根本经不起推敲。
3,不质疑官媒,但其它来源的信息需要质疑一下。
网上各种言论,自媒体很多,水军也很多。有人偏爱小道消息,有人专门质疑官媒。
没有必要。
4,老师说的东西就一定是对的吗?
老师没有从正面去引导孩子,甚至没有对此提出质疑,还问了“文化入侵”的话题,就是对网上的言论盖棺定论了。从我的角度来说,老师的做法真的很对不起他的职业,他应该是教书育人的,教书育人是让孩子们学会判断,而不是单方面灌输结论。
孩子也要学会判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别被别人的局限性给局限住。
5,到底什么是文化入侵?我们还有没有文化自信了?
国家常提“文化自信”,可是谁来教孩子们文化自信?可能说到底,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都是咱们老祖宗玩剩下的。不是国外的东西就是好东西。
曾经我们垫脚看别人的高科技,现在也轮到别人垫脚来看咱们的高科技了。
中国是艘大船,曾经走的慢,转弯慢,但是什么惊涛骇浪都顶得住。过去,是西方人站在世界的肩膀上,发展科技,经济腾飞。现在我们又站到了西方科技的肩膀上,学会了加速前行。
6,最后娃爸问了娃一句秒杀他的话:既然你那么爱国,你能不能别买奥特曼了呢?
所以别双标,用包容并进的态度去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