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棋的一些感悟---国际象棋
家有8岁小朋友一枚,学习国象1年丢丢,等级暂时是一级,越到后面受益越大感触越深。
国象的启蒙是在学校的拓展课,我们学校一年级启蒙围棋、二年级启蒙国际象棋、三年级启蒙中国象棋,课程设置每周一节课40分钟,为期一个学期。半个学期以后,任课老师会筛选每个班5个学生作为校队,每周六再大课1.5个小时,再往后就看家长是否支持继续深入学习。
我们是启蒙课的时候第一次接触的国象,后面被老师选入校队,老师私信我说小朋友天赋还可以,可以考虑走的再深一点。我们这个老师是浙大毕业的工科高材生,后面因为要陪女儿下棋(他女儿是浙江省国象冠军,棋协大师)自学的,现在除了经营一个棋院,也同时在各大小学开课任教,等级也是棋协大师。老师和我说这些的时候,二年级已经过了一个学期了,至此,我们的课程设置是每周六上午学校免费1.5个小时(大课难度比较浅),每周六下午有偿1个小时(小课难度中等)。
国象的等级是从15级-棋协大师,15-11级是线上考级,只能一级一级考;11-4级是线下市内考(我们是杭州,平均每个月区等级赛1-2场),11-9级是5轮,可以跳级,最多2级,9-4是7轮,不能跳级也是只能一级一级考;3级和2级要在棋院考,不能跳级,这个阶段大家都是相对水平高的,特别是男孩子,这个级别一次最多会有100多个选手;1-棋协大师是3个级别,分别是一级、候补棋协大师和棋协大师,这个只能全国打比赛升级,9轮,要6分才能晋级(赢一轮1分,和0.5分,输0分)。到了棋协大师的话,差不多后面就要考虑运动员了。
我们是24年5月份开始的第一次线下11级比赛,元旦的时候刚刚打了2升1级的比赛。后面要想升级的话就得打全国赛,这段经历对我感触很深,平时也会经常思考要不要继续走下去:
国象可以适当赚钱。当然这个赚钱不是我们父母想去赚钱,而是让小孩凭实力自己去赚零花钱。市区的每场比赛除了等级组也会设置公开组,等级组是升级,公开组就是赚奖金。我们这的公开组拿了前8名的都有奖金,从200-2000不等,只要能拿到前三,奖金扣除报名费就有的赚(报名费260元)。所以有几个水平高的我看几乎每场比赛都参加,基本每个月赚2-3千没问题。同时,水平高的在外还可以陪练,一次3-500不等;有时候我会和儿子开玩笑说后面可以去参加公开组了,他大概知道公开组的实力,都会回音说:我对奖金不感兴趣,只对奖杯感兴趣(等级组每次前三都会有奖杯);
可以认识好多同类小朋友。也是因为参加的比赛多了,有些对手还会重复碰到,棋院里面也有其他学校的小朋友,我们家现在每周最期待的就是国象课,开开心心地去,念念不舍地回。老师课间经常给他们发小零食;
可以提高理科思维。元旦的比赛因为和公开组是在同一个群,在群内大家的交流过程中才知道了好多小秘诀。群里有好多初中生,初中生基本很少参加比赛,但是他们日常都会闲暇时间下棋,按照他们的说法,国象对数学和物理的思维开拓很有益,他们之所以还在下也是想着能够间接提高数学和物理的得分技能。后面,我又去和老师交流了一些观点,他的原话是国象的好多大师都是大学数学教授,他带过的棋院小朋友,下的好的基本都是各班的小学霸。我们家数学现在虽然很少拿高分,但是他的失分点都是口算和看错题的小毛病,科学的话就都还好(虽然我也是理科硕士,但是我感觉他的思维要比我在线)。而且这个辅助作用说是越到后期会越明显;
可以提高专注力。这个和围棋、象棋都是一样。特别是围棋和国象,后面下一盘棋的时间非常长,需要极高的专注力。前段时间丁立人世界锦标赛,一盘棋可以下到6个小时。对于小龄阶段的小男孩帮助特别大。认识一个棋友的妈妈,她家小孩小学时候经常被老师说有多动症,她后面让小孩学了国象,改变很大;
可以利用时间,以赛带练、以赛带游。棋协大师赛因为是全国赛,一次打4天,所以都会安排在节假日或者寒暑假,比如最近的一次就是在海南。这样的话可以趁这个时候比完赛加旅游。平时多参加公开赛也能提高水平。24年暑假时候,我们教练和他女儿一起参加在重庆的大师赛,他们从杭州自驾过去,重庆玩了一圈,自驾10天,比赛旅游两不误。
学了一年多,大概率小学阶段还会继续学,初中的话应该就没有那么多时间了,就当是保留一个爱好,可以长期坚持的那种。我儿子甚至把我这个零基础的也教会了,就为了平时可以和他一起练--。

把增强自信心和抗压能力给漏了。每次比赛的前八有奖牌和奖状,前三会有奖杯。我们每次比赛拿回这些的时候,他爷爷奶奶都会给他物质奖励,他别提有多开心了。国象也是竞技体育,每场比赛必须有输赢,从小给他放在这种高压环境,明显他的抗压能力强过同班同学。
我记得你家是钱塘区的吧?钱塘区很重视国象,整体水平是排全市第一的,好多学校都是幼儿园就开始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