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下买基金的各种策略
本文仅供个人记录和复盘,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投资有风险,亏了算你的。
提到买基金,自己的策略真是太多了。直接进入正题吧
1、定时定额定投
优点:简单容易上手,任何时候选个指数基金就可以开始养基之路了。计算收益也方便,超简单的估算定投收益的方法
缺点:现在信息太发达了,大家对市场的敏感度也都高了,高点时也不愿意投了,觉得高点买太亏,得等到相对低点时再买。怎么说呢,其实,定投真的不用太挑时机。
2、定时定份额定投
优点:适用于场内的etf,更近灵活。盘中的波动也可以吃到,可以用条件单反弹买入,越跌越买,很省心。
缺点:场内基金只能按份额买,同样买100份,每个月投入的钱都不一样,计算精确的收益不太好方便。场内嘛,还容易管不住手。
3、看K线买基金
好不容易学了点技术,看指数或者基金是否站上或跌破20日K线,来决定是否买卖
优点:看着还挺简单,容易操作。
缺点:这基金的价格每天都有波动,在盘中就能在20日K线上下蹦来蹦去,到现在都没搞明白到底是以收盘价为准还是盘中价格为准。
实操经验:拿传媒做了个例子。在华泰,跌破20日均线时,果断卖出,等重新站上20日均线时,再买入,相当于做了个T。在华宝,依然按照 越跌越买的纪律加仓。结果呢,华宝的成本价反而比华泰的成本价要低一点点。看来,这个策略也不是时时刻刻最完美的。
4、看估值决定开始买基金的时机
优点:现在很多平台都有各种主流指数的估值,告诉大家什么指数低估了,可以入手了。这种方式,更容易令人接受,更容易开始盈利。毕竟大家都喜欢看着红彤彤的。
缺点:自己很容易拿不住,赚了就想买,所以很容易早早就卖光了。赚不到后面的那一波。而且低点买入,除非在低点持续的时间够长或者大手笔买入,否则投入本金也不会太多,本金不多,收益率再高也就是图个开心。
而且,估值也是在时刻变化的,可能底部会有抬升。明明去年1000点是正常,没舍得买,今年1100点反而变成低估了,白耽误了1年的时间,买入成本还高了。
5、70、80法则
很简单的原则,如果某个指数(不清楚是否适用于股票)之前最高点是1000点,跌了70%达到300点,就是个底。如果跌了80%达到200点,就是大底。
优点:简单易懂,容易操作。行业基金弹性更大,波动更猛,更容易跌这么多。
缺点:真跌这么多了,小散容易慌。如果在300点买入,跌到200点,就是亏33%。还是很容易让人叹气的。即使跌到底部了,什么时候会走出底部,一切都是未知,全靠信仰。
宽指指数不一定适用这个策略,因为很难跌这么多。那宽指跌到多少开始算好的买点?请看第四条。
实际操作:之前看传媒比较便宜,就买了点,考虑是:如果从300点开始买入,成本能够控制在250点左右,那么,只要指数回到300点,就可以赚20个点,可以赚点小钱。
总结:因为策略太多,在各种策略之间来回蹦跶,最后结果就是:买了好多基金。同一种类的,在不同平台都买了好多基金。盘点起来,好像是有点累。
但是,有个原则:重仓在宽指指数里。行业类的,比如传媒,这种更多目的是练手增加经验的,单个品种买得都不太多。一句话:任何理论学习都不如真金白银的实战。
-
大海之源大海之源受教
-
不好不坏12不好不坏12我是第一个和第四个 反正亏了慢慢定投,一回本就管不住手了,想卖
-
放下所有纠结放下所有纠结花凋有医疗ETF吗
-
花凋花凋引用 @ 大海之源 @ 大海之源 的话:受教客气。一起探讨,争取早日发财。
-
花凋花凋引用 @ 放下所有纠结 @ 放下所有纠结 的话:花凋有医疗ETF吗有。
-
稳稳的自由稳稳的自由我现在定时定额的买,不操心
-
花凋花凋引用 @ 稳稳的自由 @ 稳稳的自由 的话:我现在定时定额的买,不操心最长的定投几年了?收益如何?
-
稳稳的自由稳稳的自由引用 @ 花凋 @ 花凋 的话:最长的定投几年了?收益如何?之前高位一把梭了,后来在定投解套呢,所以收益还少的很,还有个账户没定投的没管它了,定投的小小盈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