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寒假亲子游D15:①曹操高陵
来安阳啦~虽然时间不算多,但内容确实很重头的。
上午先去了曹操高陵博物馆,2009年确认身份,2023年才开的博物馆。
大门采用的是汉代二出阙的形式,代表这是诸侯的身份,因为曹操去世时是以魏武王身份下葬的。

进门处有一尊曹操骑马的雕像,基座上书写“魏武挥鞭”,博物馆主馆前还有一块石碑写的“往事越千年”,这两句都出自毛主席的诗。

高陵博物馆是前墓后馆,先看墓地位置,再看墓道,然后进入博物馆。
我们从安阳市区打车过去要20多公里,越开越偏,要不是开着导航我都怀疑走错路了。我跟娃还探讨呢:为什么选了这么个偏僻的地方?
后来看了地形图,听了讲解,就知道了。
虽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定都许昌,但他的大本营在邺城,墓地现在归安阳管,但以前都归邺城,现在邺城归河北管。
墓地离邺城并不算远,也符合古代贵族安葬在封地的习惯。且高陵背靠太行,远眺漳河,又符合曹操的要求,离西门豹祠不远。

这是高陵的墓道,深13米,这是真的墓道,在旁边,博物馆又复建了一个墓道,让游客参观。
这个鲁潜是个小官,但是他的这块墓志里确切提到了魏武高陵的存在,后来找到高陵,从确认了他的墓葬位置。
都说曹操有72疑冢,那都是杜撰,史书是有记载的,为什么一直找不到呢?因为曹操薄葬,且曹丕后来下令毁高陵的所有地面建筑,遵循曹操遗志,加上古人的“正统思想”,司马家当权等种种因素,一直到唐太宗时候才有拜谒高陵的动作,后面也没什么人去拜,就渐渐被埋起来了。
主墓室有两个盗洞,一个是东晋时期,一个是现代,可见他在历史上确实不被待见。
后来也是通过随葬品上的“魏武”来确定身份的,比如这个是曹操和慰项石,就刻有“魏武”字样。

曹操去世前留了遗志,穿平常衣服,放平常的用具就行,不要放金银珠宝之类的,所以这个玉觿(xi一声)竟然是墓葬里最贵重之物,它是古人解衣带用的,别人的墓里是很常见的。
但尽管是薄葬,只是质地上简朴,该遵循的礼制一点没差,12陶鼎,已是帝王规制,但这些陶鼎不是他的安排,应该是曹丕放的。
实际上曹操并不是小说中写的那样是奸诈之人,他应该是很有魅力的,因为他能吸引很多能人,而且他很大度,只要有才能,不管什么来历,都可重用。
他又那么节俭、勤政、善战,绝对不只是反面人物。但是历史从来都是胜利者才有资格写。
在高陵,我们待了将近2小时,请了一位讲解,还是很有收获的。
还没有人回复,赶紧来抢沙发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