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期徐徐展开|「Y计划」第117期报告&发车
1、过去一周A股如何?(2.18-2.24)
继续上涨1.48%。
上一波回调以来,已经连续上涨5周了。最近这周,市场仅在2月18日经历了一天较大的回调(-1.64%),又继续向上了,依然很强。
万得全A快到前高了,继续保持对短期波动的准备,但对长期仍然保持乐观。
较好的情形可能是,市场一举突破前期高点上去了。谨慎的情形可能是,市场在前高处徘徊甚至回调一阵子,再往上。
如果你一直在熊市低位坚持跟投,现在,甜蜜的收获期正在徐徐展开。当然现在仍然是适合开始的。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是现在。
(1)上周有件大事,就是召开了民营企业座谈会。
在我国,垄断性、资源型行业几乎都是国企央企的天下,民营经济一直以来都是弱势低位。但随着2000年互联网大潮的兴起,民企的发展也撕开了一道巨大的口子,如腾讯、阿里、小米、华为等民营企业越发强大。
民企不仅是解决社会就业的主力军,优秀的民企更是A股里成长股的中流砥柱。
这次开会,国家表态积极,要给予民企同等的权利、机会,和法律保护,要推出民营经济促进法等等。对经济发展是好事,对股市里民营企业的估值提升也是好事。尤其是港股里的互联网企业,叠加科技重估和民企重估,后面长期应该值得期待。
上一次类似的会议是在2018年11月,随后A股开启了2年的牛市。这次会不会有类似的契机?
(2)AI天天有新闻,科技行情继续发酵
Deepseek团队又扔出重磅NSA技术的论文,如果得以应用,将会更厉害,就像给AI配备了一个速读神器,先快速浏览章节总结,再挑选重要段落精读,同时记住刚看过的几行内容辅助理解。
马斯克也推出了自己的大模型Grok3,据说通过堆算力直接把性能拉满。在AI应用端也有一些行情在演绎,比如AI眼镜、机器人等领域。
可以想见,这波科技成长行情将继续发酵,我们的持仓也有相应配置,从熊市一直定投到现在的,可以安心持有。
2、过去一周债市如何?(2.18-2.24)
继续回调,短债基金跌-0.13%,中长债基金跌-0.33%。
为什么债市持续回调?
第一个利空因素,是短期资金持续略紧。表现为,银行间的同业存单利率走高到2个点以上,而10年期国债收益率才1.7%左右,短期长期利率倒挂。这导致银行间通过同业存单获得流动性的成本在上升,而央妈近期的公开市场操作也并没有注入宽裕的流动性,所以流向债市的整体资金还是偏紧张。
第二个利空因素,是股市已经连续上涨5周,部分资金有弃债入股的趋势,有机构研究表明春节后的基金是净赎回状态。而往后,如果股市继续强势,股债跷跷板的压力还是会比较大。
今年截至2月24日,短债基金指数最大回撤是-0.15%,中长债基是-0.57%。作为对比感受一下,去年 924 的债市回调,短债基金指数是-0.33%,中长债基金指数-0.58%,短债跌幅没那么大,中长债跌幅相当了。
目前来看,债市最大的风险,可能是股票出现时间长、幅度大的大牛市行情,导致投资者资金债转股趋势越来越强。其他情况下,或许都不太支持债市趋势反转,低利率的环境,暂时看不到改变的可能,必须得有经济基本面的强势配合才行,所以债市彻底走熊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咱们继续股债均衡配置。
3、Y计划过去一周表现?
过去一周(2.18-2.24)上涨1.02%,业绩基准下跌-0.04%,大幅跑赢基准。
成立至今,Y计划上涨9.95%,业绩基准上涨4.81%,跑赢基准。
目前穿透大类配置:股票基金52%、纯债基金9%、固收+基金37%。(截至1月月报)
过去一周没有调仓操作,也暂时没有止盈,大家安心持有就好。
(数据来源:盈米基金)
4、当前市场如何操作?
最近5周上涨,市场已经从彩虹图第一档升到了第三档,可以继续定投。
如果咱们手上的Y计划已经开始有盈利,需要克服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经过了长期浮亏的情况下,要抑制住回本卖掉、担心又亏回去的本能情绪。现在这个阶段需要拿住。
数据来源:她理财APP,A股彩虹图
本期发车倍数:0.5倍,跟上周持平。
本期股债配置:权益类基金配置55%,固收类基金配置43%。跟上周保持不变。
具体基金可点击「Y计划」查看发车记录。
如果有自动投的可以不用管,如是手动跟投,请在周二上午11点-周四15点前往APP操作。
5、Y计划的简介和特点
Y计划是针对长期定投A股的投顾组合。它的特点:
- 倍数发车,低点多投,高点少投甚至止盈。
- 有固收仓位,降低波动,在股市高位也可以腾挪。
- 精选基金,有买卖止盈。
风险提示:
Y计划的风险等级为R3,适合风险承受能力为C3及以上的客户购买。
基金销售和投顾服务由盈米基金提供。
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购买与自身风险等级和承受能力相匹配基金产品或基金投资组合策略。因基金投资顾问业务尚处于试点阶段,存在因基金投顾机构的试点资格被取消不能继续提供服务的风险。
基金投资组合策略为其他客户创造的收益,并不构成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组合策略的风险特征与单只基金产品的风险特征存在差异。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应自行阅读相关法律文件,自行做出投资选择。详情见《投资顾问服务风险揭示书》。
还没有人回复,赶紧来抢沙发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