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us一夜爆红,比DeepSeek还牛吗?
今年的主线就是AI(人工智能),我看谁还不信!
现在,Deepseek的行情还没走完,新的AI工具又来炸场了。
昨夜,「Manus」横空出世,刷屏全网——
怎么描述它的火爆程度呢,海鲜市场一个内侧邀请码,甚至有人挂到5万,可以说是一码难求。
那这个Manus到底是什么呢,有哪些ETF可以参与,今天我们来聊聊。
首先,Manus:
它是一个由中国创业公司Monica发布AI智能体产品。
秋豆麻袋,AI智能体又是什么。
简单来说,智能体就是能够感知环境,具有独立思考和行动能力的AI程序,AI智能体则有独立解决任务的能力。
也就是说,Manus它是一个能够独立思考、规划并执行复杂任务,直接交付完整成果的工具。
未来,我们每个人都会用一个AI秘书,它会帮你处理你交代的各种问题,同时还不会被蛐蛐事多。
在发布的演示视频中,Manus可以处理这些:
1,帮助HR处理简历
筛选向Manus发送了一个包含10份简历的压缩文件,Manus能像专业招聘人员一样高效工作。最后,以电子表格的形式交付结果。
2,帮助购房人挑选心仪的房子
按你的要求,以及预算告诉Manus,它将为你筛选房源,最后会以撰写报告的形式呈现给你。
3,分析股票
最让我觉得炸裂的是,它还可以辅助炒股。它可以分析股票,通过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向用户反馈其中的因果关系。
总之,Manus可以通过独立思考和系统规划,在自己的虚拟环境中灵活调用各类工具,通过编写并执行代码、智能浏览网页、操作各类网页应用,来为用户直接交付完整的任务成果,而非仅仅提供建议或答案。
如果Manus发布后,真的能如它宣传的一样,那2025年真的会成为AI 智能体商用爆发的年度。
根据机构预测,到了2028年,我们有15%的日常工作决策将由智能体完成,而Manus的发布:
标志着智能体从单一任务执行向复杂决策的跨越,可能加速AI在医疗、金融、制造等领域的渗透。
不过,现在产品还在内测之中,需要邀请码才能使用,我们还是再等等吧~
那问题来了,和AI智能体相关的ETF有哪些,丸子给大家总结了四类:
第一类:云计算
主要有三个指数:
1)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主题指数
2)中证云计算50指数
3)中证沪港深云计算产业指数
对比业绩发现,近期(最近一月、三月)涨幅更优秀的是沪港深云计算指数;长期(最近三年)则是云计算50指数。
其中,沪港深云计算指数有10%的阿里巴巴和9.6%的腾讯,看好港股标的的朋友可以选择:华泰云计算ETF(159738)
如果只在A股投资云计算ETF,看重中长期业绩可以选择云计算50。
但我选择的是易方达云计算ETF(516510),跟踪的指数云计算指数,费率只需0.2%/年,规模还很大。
第二类:信创有两个指数跟踪:一个是中证信创指数,另一个是国证信创指数。
这两个指数的行业侧重不同:
中证信创,软件开发占比超60%,其次是计算机设备(约20%);而国证信创,半导体行业权重更高(约32.7%),其次是软件开发(27.1%),硬件占比相对较大
所以,中证信创指数因软件占比高,对政策催化更敏感,市场反弹时弹性更大;国证信创因半导体权重较高,受芯片周期影响更显著。
如果从收益角度来考察,近期中证信创表现更好,可以关注:华夏$信创ETF(562570)
第三类:软件
主要有三个指数:
1)中证软件
2)软件指数
3)软件开发
中证软件服务,聚焦计算机行业,覆盖软件开发(67.8%)、IT服务(25.2%)等细分领域,涉及人工智能、信创、数据要素等热门主题。
中证全指软件,同样以信息技术为主,但更侧重软件开发领域,涵盖云计算、金融科技等应用场景。
而软件开发,深度聚焦软件开发三级行业,包括企业级软件、工业互联网等,与新质生产力主题高度契合。
怎么选:
中证软件服务:适合偏好龙头、追求稳定性的投资者;
中证全指软件:平衡龙头与成长,适合中长期配置;
软件开发指数:适合高风险偏好者捕捉行业高成长机会
如果从最近收益来看,全指软件涨幅更好,而且近三年收益也是11%,领先于另外两个指数。相关基金:国泰软件ETF(515230)
第四类:计算机
有两个指数,一个是中证计算机主题指数,另一个是中证全指计算机指数
两个指数的区别是:
1)计算机主题指数聚焦核心计算机软硬件企业,全指计算机更全面覆盖全行业,包含更多中小市值公司。
2)计算机主题指数龙头效应显著,适合偏好龙头集中、高弹性的投资者,尤其在科技上行周期中表现突出;
全指计算机行业分布更广,分散性更强,适合希望全面布局计算机行业、分散风险的投资者。
我选择的是:天弘计算机ETF(159586),规模大以上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跟AI智能体有关的ETF,大家可以把他们都放到股票账户的自选中,如果某天回调比较大,就可以逢低布局。
今年是科技大年,所以坚定科技主线,才能不被市场抛下。
提示:本订阅号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并不代表作者所属机构观点。涉及证券投资相关内容应以所属机构正规发布的研究报告内容为准。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
还没有人回复,赶紧来抢沙发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