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东西不能买太便宜的
这几年因为经济下行,市场低迷、竞争激烈,很多工厂都在打价格战,所以很多东西的价格是在下降的,比如汽车、家电等。
我家23年到现在,前后换新了3样家电,具体如下:
1、用了9年1个月的热水器打不着火,报修价格1000元,果断换新,价格是3081元
2、和十年前相比,除了房子,哪些东西价格便宜了、哪些东西价格贵了,养生壶88.36元
前年买的热水器比2014年买的便宜了1000出头,但因为有3000以上的价格所以质量还是很不错的,23年12月底用到现在没有任何问题。
养生壶可能是太便宜了,上个月老公看到烧好的水在壶底有杂质,分析可能是密封圈老化了,觉得膈应,重新买了个新的。
这次没有在线上买,去实体店买了个烧水壶,也没有买玻璃的了,而是买了316不锈钢双层一体的(没有密封圈)。价格是400+,这个价格差不多是这种结构这种材料的最高价了,这个价格应该比10年前同等材料的要便宜。
508元的洗衣机就很鸡肋了,说是8KG,估计和以前的洗衣机比只有6KG,能正常使用,但冬天的厚衣服,多放两件就转不动了(估计是为了省成本,用了小功率的电机)。我说换台新的,老公说现在换太浪费了,所以只能多洗几次。我们的计划是今年冬天的时候换台容量大的,要去实体店买(可以看清楚实物的质量和功能),也不会再买价格这么便宜的了。如果我今年冬天换洗衣机的话,那么去年买的洗衣机的性价比远不如上一台洗衣机。
“一分钱一分货”、“只有买错没有卖错”的老话一直是正确的。
任何一家工厂的产品如果要保证产品质量和功能,成本降到一定程度后是降不下去的(长期亏本的工厂维持不下去)。尤其是现在铜、铝等有色金属的价格几乎是历史高位,人工成本也在增加(今年好多省市已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等。如果一定要降价的话,那只能从产品品质去降了(俗称“偷工减料”),比如原来用进口芯片的,现在用国产芯片(价格差的多的高达10倍的都有),原来用304不锈钢的,现在用202不锈钢等……。
食物也是一分钱一分货。这两年蔬菜比较便宜,但市场上6元的菜心比3元的口感要好;前段时间水果店40元的车厘子就是比20元的要好吃……。
我喜欢吃年糕,同样是叫宁波年糕(厂家不同),京东自营上的一斤比家附近的超市贵2块多3块,京东买的很好吃,超市的入口就吃出陈米的味道,吃不下,只能扔了(好在买的不多)。
当然衣服、鞋子这些,如果是断码清货或是不追求新款的话,还是能买到价廉物美的东西的。
所以,能买到性价比高的东西也是一项了不起的生活技能,这块我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

是的,线下也有补贴。
我们都怕麻烦(东西能用就不想去退货),所以有些东西线下买更能保证质量。
反正上海水质是不太好的,再贵再好的烧水壶,只要接自来水,都要么有沉淀,要么粘在不锈钢水壶上。
我们家装了前置过滤器和全屋净水机的,用原来的北鼎(有小小渗水)来烧水,就不会有杂质。
不喜欢电热水器,我家一直用的燃气热水器。
现在就是品牌也要有一定的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