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亲子小游戏
游戏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通过游戏,可以增进亲子关系,观察孩子,增强孩子的能力,甚至还有学习。
因为在游戏中,孩子通常注意力比较集中,他们更容易去开动脑筋,想赢,尤其是小孩子,特别想“得到”,所以有时候,家长如果跟孩子通过玩游戏来达成某个目的,效果还是蛮好的。
我来列一些我家的游戏。
【桌游】
桌游是很普遍的一个载体了,不同的桌游在设计时,侧重的点是不同的,比如有练习逻辑的,有锻炼记忆力的,有规划路线的,有练习计算的,等等。
桌游普遍较贵,同时需要家长研究不同阶段的侧重点,门槛较高。现在国产也有很多桌游设计的也非常好,比如我买过好几盒“鳐鳐鱼”的,比如千年丝路,大宋百商图,山河旅人等。最近新出的三国群英传和西游记我也买了,还没收到。
【你来比划我来猜】
这个我特别喜欢玩,想当年跟先生参加他们部门年会,我俩默契满分,拿了第一。有娃后我也陪他玩,考验孩子的知识面,也锻炼他的表达能力。
我以前做过托管,那时候也陪小朋友们玩,现在也把这个放到复习单词中来。
我发现不少小朋友,脑子知道,但是表达不出来。
这个游戏还有升级版,我跟我娃玩过。
自己脑子里想好一个东西或者人,然后表达给对方,用最少句子让对方猜出来的,就赢了。
这个游戏通常是我俩在旅途中玩,打发时间。考验的是精准描述。
【斗地主】
扑克好带,所以我们就教娃玩,出门也能玩。
斗地主是一个合作和对抗项目,我娃特别热衷当地主,我跟先生就总把他斗倒。他也慢慢学着出牌策略,有时候也能打我俩春天。
而且斗地主还有个好处,就是锻炼记忆力。要去记别人都出了什么牌,有没有炸弹,算别人手中的牌是什么,等等。
我娃这方面还不行,他更关注怎么把手里的牌打完,如何对自己手里的牌排兵布阵,不去关注别人手里的,不过我们有慢慢在教。
【石头剪刀布】
这个太好玩了,我们玩好几种。
俩人同一起跑线的,谁赢了往前走一步,谁先到终点谁赢。这招,通常用在娃不想走路的时候,从小用到大。
俩人各出一只脚,谁赢了往后退一步,脚尖抵脚跟,最后谁劈不开步子就输了。这招,通常用在等车的时候。
上面这两个都是练策略的。
两队人马,从两段往中间蹦,碰面了就石头剪刀布,输了就下去,换个人从起点重来,赢的继续往前,看看最后哪个队伍走到对面的人多,就赢了。这是练反应力的,得组织他们同龄人玩,人越多越好玩。
【玩游戏最重要的是】
不是谁输谁赢,也不是孩子学到什么,而是你很投入地在陪孩子。
高效陪伴,不是指陪的时间,而是质量。当你把手机放下,全情投入到游戏中,这就是高效陪伴。在这个过程中,不管孩子如何,不去指责,不去批评。
然后才是去观察孩子,比如他面对输赢的态度啊,专注度啊,记忆力啊,动脑的速度啊等等。游戏是非常好的载体,让我们能全方位地了解孩子。
当我们了解了孩子,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才能有的放矢地去调整他。
比如我娃玩桌游或者打扑克的时候,只看自己不关注别人的。那在生活中,他也是只关注自己那点事,不太去在意别人,就很容易忽略别人,对于他处理人际关系就无益。所以我总是带着他去观察别人的言行,考虑别人的需求。这不是为了讨好别人,而是能看清自己处所的环境。
有时候,游戏也可以不带任何目的,就是陪孩子玩,大家一起开心一起笑,也是极好的~当人开心时,神经元是极其活跃的~
-
丽莎3丽莎3原来玩游戏这么有意思!我也试着跟娃玩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