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细节把日子过成诗》,作者:蔡颖卿
这本书的书名足以吸引眼球,我就是被书名吸引的,一个多么温润浪漫的书名,生活的细节无处不在,抒发的的是真实中的浪漫情怀。
我喜欢读一些心情文字,并且把生活的点点滴滴美化成诗行,即不脱离生活,又高于生活,把日子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幻化成诗,做一个美丽优雅又能干的小主妇。
作者蔡颖卿是台湾著名畅销书作家、生活美学家,生平最大的志愿是为家人经营出讲究而不奢侈、精致而不浪费的生活。这个志愿又何尝不是我的向往。那么,从现在开始,我也要“用细节把日子过成诗”,让每天的自己都生活在诗情画意当中,陶冶心灵,塑造完美。
是准备21天看这本书 的打卡贴?
我每天会来打卡,写一点读书心得。
4月9日
一杯一盘所带来的生活趣味
生活中的趣味无处不在,看你是否能发现它。作者在平凡的生活中体味着趣味,说明生活也是一种情调。这一篇写的是在曼谷生活的片断,在吃饭中体味着中国味:“坐在隐约可闻的乐声中环顾四壁简静的中国味,使我想起了四季更迭的希望——春安、夏泰、秋吉、冬祥。”一杯一盘能变幻成游戏图,的确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给正常的吃饭营造了妙趣横生的景象。
看着作者的详实描述,流沙也沉浸在作者渲染的氛围中,也感受到一种童心稚情的敏锐和放情于生活的快慰。
4月10日
《小事中学会“美”》
很喜欢这句话,因为我也自认为是在小事中追求完美的人。
作者是从孩子们的烤串引发的感概,孩子们说,串肉片要很仔细,不能让竹叉露出来,否则会烧断,而且不好看,因为那是Art。老师就是这么教导的,如果把竹叉露出来就要求重做,因为那是Art。孩子们讲着艺术,满脸的郑重其事。
这不禁使作者意识到生活的美感无处不在,对我有很深的启发,那就是细节的美感。比如我在吃饭的过程中,我会细嚼慢咽,一是吃饭是品味美食的过程,为何不享受它呢。二是吃饭的姿势也要养成习惯,要享受那份优雅。因为艺术。我有两位要好的同事,我们常在一起吃中饭,每当在吃饭之前我都会认真的提醒她们慢慢吃,虽是提醒,但她们往往能快速的添饱了肚子,缺少了品味美食的过程,忽略了保持优雅的姿势。然后她们会说哎呀吃的太撑了,然后她们就渐渐的变成了小胖子。而我是雷打不动的慢慢享用,也在无意之中展现着Art。
4月11日
《知识之外的生命功课》
九岁孩子牵着爸爸的手,向爸爸要气球。爸爸说,我只买得起一个气球,如果你想要很多的气球,你必须学会做什么都全力以赴,那么,有一天,你能买起任何想要的东西。后来女孩长大了,如父亲所期待的那样,她全力以赴的做事,能买得起许多她想要的东西。
这是知识之外的生命功课,回想起来,我们都在接受着这样的功课,从父母那里,从朋友那里,也从自己的子女身上,都能感受到潜移默化的力量。今天,当我也是母亲之时,更应该懂得如何从思想、语言及行为上给孩子上课,也是生命的指导。
4月12日
《色彩,的确鲜明地影响着我的生活心情》
“在考虑一道菜如何调配时,除了味道之外,颜色通常也是我重要的考虑之一,但鲜艳或对比出色,并不一定是我唯一的目标。有时候,我会希望一道菜的颜色透露出耐人寻味的单纯与稳重;有时候,我希望用非常明亮的色彩来引发新鲜的视觉联想。颜色甚至对于食物的温度感,也拥有某种程度的诠释效果。”
作者注重美食的色彩搭配,其实我也一样。在评论某道菜品时,都会从色香味形来评论,比如说刚上一道菜上桌,那么我们首先看的是它的颜色,然后是形状,然后通过品尝才知道它的味道。有时候满满的一桌子菜,我肯定不会全吃到的,只是先凭感观有选择性的去吃。所以菜肴的色彩是不容忽视的。于我来讲,我喜欢单纯颜色的菜,绿色、白色的菜吃的居多,当餐桌上缺少绿色时,满桌的菜也是一个败笔。无论是在自家吃饭还是外面,我都要我的菜品充满色彩,正如作者所说,色彩真是影响着我的生活心情。
4月13日
《讲究的心情发挥更大的力量》
讲究,这个词或者我们在不经意间忽略了它的本意,但是今天读到这篇文章更加意识到,我们的生活一定要讲究,不论衣食住行,可是简单,但一定要讲究。
作者如是说:我们可以在每日的餐桌上不停的运用心思,将食物与餐具搭配、组合,用来更新生活的感觉;即使是同一个餐盘上的同一份食物,也可以鼓励自己在放置与装饰上,别具新意。
4月14日
《直到现在还求新知,也还在培养自己》
当一个真正喜欢看书、享受阅读、懂得交换心得的父母。我深信自己喜欢阅读是因为父母喜欢看书,而不是因为他们要我阅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启蒙教育来自于父母。当孩子生下来时犹如一张白纸,是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导,在这张白纸上写下了最初的一笔。所以,我非常赞同作者的观点,喜欢读书不是为了让父母高兴而读书,而是因为自己喜欢,而这种喜欢就是受父母的影响。我小时候常常与父母一起阅读,那时没有写字台,只有一个饭桌,吃饭时摆碗筷,学习时摆书籍,虽然学习环境不如现在,但那时的学习氛围非常浓,有时一家三口看书到深夜。
像作者一样,我在不断的成长中,也在不断的求知,尤其是专业知识,民懂的时候问度娘,问身边的领导和同事,或者遇到模棱两可的问题,我一定要弄个清楚,并且反复的论证。因为我深知,学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