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攻略#我在帝都努力且漂亮地活!
答应了@子期 要跟帖的,所以一定不会食言。
如题,既然是生活攻略,那最基本的自然离不开住房、饮食、交通、医疗、教育。可是马斯洛需求层次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不光需要解决温饱,还存在社会需求、被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所以,社交、成就感等等也就成了必备项。不过我这里想分享的是大多数人的生活状态,捎带着个人的情况。
首先,住房。
在我们生活的时代,因为“居者有其屋”的观念作祟,住房并没有因为高价值而成为可替代品。“有房-结婚”似乎是标配,人们往往也比较认可这种配置方式,固然有小青年因为无房而考验爱情。但事实证明,房子带来的安全感和踏实感的确是巩固爱情的不二法器。
以我身边“一清二白”的研发岗位毕业生为例。我是做hr的,每年校招的时候会对身边计划录用的应届生多方了解,大多数我们集团接收的毕业生出身农村(这个“接收”意味着解决北京户口),上进心较强,学习能力强,生活相对节约,但家庭条件一般,家里千辛万苦供他们读书到硕士、博士毕业(极少数本科)已然不易,所以日常生活上,大多数人从工作起家里就断供了。但是我惊奇地发现,大多数新员工在入职1-3年内也都买了房,刚开始我们办公室的人都在以“人不可貌相”的观点衡量,但是后来我算了一笔账,发现其实并~不~算~太~难。
公司在西北四环,大多数同事买房都选择在了西北五环(即上地、西二旗、回龙观、霍营等地)。11年,北京应届硕士生的月薪平均是7k,按照月结余60%计算,加上每年底一定数量的奖金,2年后大概可以攒钱12w左右,有男朋友或者女朋友的话就可以攒到双倍24w左右。西北五环当时的房价均价2w左右,以70平米小两居计算,总价需要140w,加上各种税费大约需要145w--左右,首付需要45w+-,贷款105w+-左右。大多数的同事都是掏空自己攒的钱,问亲朋好友借钱凑够首付,然后开始月供生涯,105w公积金贷款月还款4500左右,这对于小两口来说难度不算小,但是也不至于特别影响生活,只不过攒钱的速度会变慢,还亲朋好友的钱时间会长一些,可是别忘了,小两口薪酬增长幅度都是有的。而且一般工作3年左右,能留下来的员工基本都发展成了中级工程师,甚至有的人当上了主管,涨薪幅度自然也就不再局限于15%了。后来闲聊时候我问过他们,他们总是以过来人的经验和我说,其实也就紧张2、3个月,但是跟自己的房子带来的满足感相比,这点小委屈根本就是毛毛雨。
在往后的几年,虽然房价增长不少,但是应届起薪也逐渐提升,大家虽然对房价无可奈何,但是也都是卯足了劲买了房,生活的挺好。
所以,我想说的是,买房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其次,饮食。
帝都汇聚八方奇才,自然也汇聚五湖菜品。所以,从麻辣烫到满汉全席再到西餐一样都不会少,所以丰俭由人。如果勤快,还可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依我自己而言,我不太会做饭,不是典型的吃货,所以对饮食研究不多。因为胃不太好,所以基本不会随便吃路边摊儿,最不济中午没得选,也得是稍有名气的快餐店,不过大多数我还是倾向于在家吃,公婆做饭还真的挺好吃的。
第三,交通。
北京堵车无地能及,但是我并不太爱抱怨北京的堵车。去过这么多城市,个人感觉没有一座城市的交通能如帝都这样方便。所以,交通方式多样性、间隔短的特点无疑会增加交通的压力。既然享受了他的便利,还是少抱怨堵车吧。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开车、地铁、公交、三蹦子、步行兼备,衡量我选择哪种方式的不是花费的多与少,而是时间和舒适度。比如,早上着急上班,我一般都是开车+地铁,开车经过家附近的地铁的站点(因为人太多,不好上车),到达不用换乘而且有座儿概率高的站点,把车停在停车场,一路刷屏过去或者睡到公司,晚上下班再来取车,这样上下班时间最有保障,而且自己也相对轻松。
第四,医疗。
帝都集聚了全国有名的医院和医生,但是就医难缺真的是苦恼老百姓的大事儿。作为新帝都人,我们在医疗这块的人脉资源相对欠缺,所以很多时候如果不是重病、急病,我选择的都是老实挂号排队等,好在现在挂号渠道较多(挂号平台、114、微信、自助机、银行挂号、还有app挂号软件),一般情况下2周之内也都能挂到号。如果是着急的病,也会考虑黄牛,但是挂号费实在不低,也会托人花钱找关系,花费更多不说还欠人人情,不到万不得已我不会选择这种方式。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