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说起咪蒙的代表作,不得不提起这一篇《致贱人:我凭什么要帮你?》。
我想她平时未必就是一个不愿意帮助别人的人,只是文中的那些例子,都是作者认为“不值得帮助”的人。
然而这篇文章之所以火爆,就是因为很多人都很赞同咪蒙的观点,只是自己说不出口的拒绝;或者内心鄙视,不敢表达,而转发了这篇文章。
而另外有一些人,却好像特别有贵人运,很多时候只需要“说一声”就能获得帮助,甚至在很多重大的事件上都有“贵人”出手相助。
同样是求助,为什么有人贵人运超好,有人却成了别人口里的贱人?
求助这件事情,绝对是有套路的!
二我有两个微信同学群,一个是高中同学群,一个是大学同学群。
前几天,高中同学群里,有一个女生发了一个带二维码的图片,后附一句话“公司有任务,要求办理会员卡,请大家办一下!”
微信群聊刷了好几页,也没有人回复她,我估计也没有几个人真的帮了她。
包括我,看了一眼二维码图片下方密密麻麻的办卡流程,压根也没有打算帮她。
更何况,她让大家帮忙办的是一张当地线下门店的会员卡,我压根也和她不在一个城市。
大学同学群里,同样有一个男生有类似的需求,希望大家帮忙关注一个微信公众号。
他先是和平时一样在群里和几个关系好的哥们聊天,然后开始抱怨一下公司给布置了微信扫描关注的任务,问其中一个男同学能不能帮自己扫个码。另一个男同学就说,二维码发过来我们帮你扫吧,他说了一句,“不好意思啊,那我发个红包给大家吧!”、“真是太谢谢大家了!”
之后很快在群里发了一个红包,然后才把二维码发过来。
很快,群里很多同学就发出了消息“谢谢红包,已关注!”、“搞定、已关注!”
在一个一百多人的大群里,他很轻松的完成了50个人的扫码任务。
你看出了什么区别?三没有明确指定需要谁帮助。这也需要指定么?当然!
那个女同学发在群里的求助信息,她希望的帮忙的对象是“大家”,而“大家”这两个字,却是没有人什么帮助她的原因。她在人数越多的群里发这句话,效果越差。如果同样一句话她发在七八个人的闺蜜群里,也许被回复和帮助的几率会更大一些。
向一个人求助,这个人的责任是100%;
向100个人求助,这个人的责任却只有1%;
所以之前有很多警察会告诉大家一些方法。
如果在路上遇到抢劫,不要喊“救命啊!”而要喊“着火了!”;美国的版本则是不要喊"HELP!",而要喊"FIRE"! 因为救命这两个字压力太大了,不能要求所有人都有见义勇为的勇气和能力,但着火了却是和每个人息息相关的事情,人们很可能出来看看情况,聚集的人多了,抢劫的人也就自然逃走了。
而遇到在路上摔倒需要搀扶、身体不舒服需要帮助的时候,同样,如果你能向某一个人求助,成功的几率一定会比向不特定的人求助效果更好。比如那些售票员,虽然经常喊“哪位能给需要帮助的乘客让个座”,效果却并不太好;而有经验的售票员,会直接喊“那个穿黄衣服的年轻人,咱们少坐一会,给老人让个座!”,成功率接近100%。
简单的来说就是需要把求助对象和自己要求助的这件事情建立起关联性来。
四
向群体求助是否一定没用?其实未必!
但前提是,如果你希望别人帮的这个忙是真正的举手之劳。当然,如果我们向单个人求助也需要尽量遵守这个选择。
站在求助的角度来说,别人帮自己的东西越多越好;而站在被求助的那个人角度来看,却是能少点麻烦最好。越是简单的忙,越是举手之劳,求助的成功几率越是大。
通过繁琐的程序去注册会员和刷二维码关注微信号,显然是后者更加容易做到。
我有个朋友曾经在微信里请我帮忙给她女儿投票,虽然一向不太爱参与这种事情。但是他却很简单的明了的发了三个简单的操作步骤给我,而没有发给我网站自己写的密密麻麻的投票规则。说实话,如果他没有给我发我肯定是懒得去找投票说明的,我在第一屏没有看见他女儿的照片就会直接放弃。正是因为他自己写的那三个简单的步骤,让我觉得不过是举手之劳,做了也没什么。所以,他也获得了帮助。当然,还有一种聪明而偷懒的办法,就是直接把规则发给对方,然后告诉他,如果看不懂的地方可以问我。
五
不必要的忙不要随便开口。
首先,你需要别人帮的这个忙是不是必须别人帮忙才能实现的?自己能不能搞定?最近一年里,网上有一个观点我个人非常欣赏,叫做“能百度到的东西,决不问别人。” 听起来很简单,但其实很多人都做不到,为了自己方便,去麻烦别人,所谓的刷脸,其实是用自己的信誉在做背书,得不偿失。
虽然从个人利益的角度来看,有时候直接求助的效率更高,但至少应该变现出更诚恳一些的态度。论坛里发私信找我的人也有一些,但目前和我联系最多,我也最愿意“帮”的那个女孩,是因为她永远都是带着自己的思考来和我聊,她的主动积极感染了我。两年前我帮她解决过疑惑,但现在是我自己也很愿意和她聊天,她同样给了我很多灵感。
像咪蒙说的那种“我向你提问、问你要求是看得起你”的那种人,我也不爱搭理,真的。
六
你求助的人真的能帮到你么?
如果不能确定,那么你把对方放到了一个两难的境地,帮你,他做不到;不帮你,又面临道德绑架,至少是心里过意不去。
现在很多人根本不是急病乱投医,根本就是没病乱投医,甚至没病自己先挂个号。
还记得前一阵子网上很火的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的故事么?
有些人所谓的人脉,就是攒着一些人“看看以后能不能用的上。”
有一个朋友在某电商做技术,经常有人问他,找你是不是能打折?他们公司有几万人,更何况他的级别和工作内容和打折完全不想干,即使他是这个公司的vp,您费劲找他给自己买的一箱纸巾打折,打八折还是打九折?打对折又能便宜几块钱?您至于么?
另一个朋友是做猎头的,每到毕业的季节,总是能接到很多亲戚朋友的求助,请他给自己的孩子介绍工作,甚至有人说,你有没有空和那孩子聊聊,给她指导一下?这让他很头大。首先大部分猎头都是分行业的,只专注一两个行业有比较多的渠道;其次,他本身做的是高端猎头,都是vp级别的,几个月不开张,开张吃好几个月那种的,他根本不了解低端就业市场的行情;即使他和很多企业的hr关系不错,能帮忙递个简历,但那他自己压根不认识、不了解、简历也毫无亮点的孩子推荐过去又有什么意义?最终能不能找到工作还得看孩子自己的本事啊!稍微靠谱一点的求助是,如果孩子在他所熟悉的行业里拿了两个以上的offer,请他帮忙比较评价一下企业发展、管理风格、企业氛围和福利水平,这还差不多。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就是因为这种不靠谱的求助,让被求助人陷入两难境地,最后只能是开口拒绝或者敷衍了事。
那边求助人却很不满意,“有什么了不起的?”,“这点忙都不帮?!”
于是,友谊的小船翻了。
怪我咯?
七
回报和反馈。
这个事情说起来是有点功利,但这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人可以真正不求回报的帮你。
求助的人需要感受到自己求人帮忙对于别人来说是一种打扰,是需要耗费对方的时间精力甚至人脉金钱的,别人帮助你也并不是必须的。
如果没有这种心态,一副“你就该帮我”的样子,就很容易成为别人口中的“贱人”!
回报不止是物质上的,能靠发红包、回礼解决的问题都是小事,最怕的是欠下还不起的人情债。
有人说,你这样太功利了,还是有很多好心人,那些做慈善的人不是很多么?对,他们是没有得到物质上的回报,但是“能够成功帮助别人”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种心理上的回报,甚至比物质上的回报还要重要。
如果别人帮忙介绍对象,自然希望看见你们百年好合;如果别人帮你介绍工作,也希望你工作得如鱼得水;捐助山区学生,最开心也是收到他们漂亮的成绩单。
物质上的回报最好是得到帮助以后再给,否则被求助人也会觉得“难道我是图你这些?你把我当什么人了?”小礼物之类的不在此范围内,前后给都问题不大,主要是个心意。
得到反馈是人类本能,这没有什么可羞耻的。
回报无非是一种正面反馈而已。
这种正面反馈不应当只在求助时才提供,平时对待别人就足够真诚而友善,在求助的时候也是加分项。没有人被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的对待,“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这种行为确实拉仇恨。
八
以上说了很多,综合起来,可以认为是情商问题,再细化一下来说,是同理心。
什么是同理心?就是换位思考,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是别人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你,你会如何处理?
别人帮不帮你是情分,能不能让别人帮你是本事。这种本事不能频繁的拿出来用,关键时候用会特别好使。
然而,最佳的求助方法则是,付出。
你在有对等付出的能力和行为,求助成功的几率越大。最近网上有一种观点叫做“圈子不同,不必强容”。在你的圈子里,别人需要费很大力气才能帮到你,但是对在更高层次的圈子里的人不过是举手之劳,于是大部分人都热衷于积累后面那种“人脉”。然而这样的人脉,因为你根本不在他们的圈子里面,即使你付出努力,别人也未必看得上你的那些付出。这种观点也未必全对,因为付出最重要的不在于结果和能力的大小,而在于真诚。
最好的一个案例就是《红楼梦》里的刘姥姥,山野农妇得到了贾府的资助,但她也付出了帮贾母和宝玉讲故事、送上了新鲜的瓜果,还牺牲形象陪满园的太太少爷小姐一乐,更在贾府落难的时候,卖了家里的地把巧姐从妓院里赎回。最可贵的,不过就是真心二字而已。不得不说,这是一本很好的情商教材,这是一个很好的求助指南。
九
现在你知道了,那些贵人运很好的人,都有什么共同点。如果你无法拥有很好的贵人运,至少不要当别人眼里的贱人。学会了么?
好赞
写的真棒
赞!
的确是这个理儿~
学会了,哈哈,谢谢
受益匪浅,收藏了
学习了
说的真好!
受教了
先收藏了
对
说得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