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说一下我们老家我出生那会儿的政策:夫妻双方农村户口,第一胎如果是女孩,可以生第二胎;第一胎如果是男孩,不可以生第二胎。是不是浓郁的重男轻女之风迎面扑来?
我周围有好几户家庭,为了生儿子,连生好几个女儿,甚至不惜将女儿送人,直到生出儿子。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真的有女婴因缺乏照顾致死。别怕,这些活下来的女孩儿,靠自己的努力,现在都过得很好。我们没法选择出身,当我们能自己做主的时候,命运就紧握在自己手里了。不要抱怨,唯一能做的就是主宰自己的命运。
我很幸运,我有明事理的爸妈,虽然他们读书不多,但是他们珍爱每一个小生命。我有一个弟弟,爸妈平等对待。我很幸运,因为我是家族里的头一个女孩,哪怕重男轻女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格外喜欢我。所以,我周围的环境是重男轻女的,我本人却没有受到任何不公的待遇,甚至还会享受女孩的优待。我是村里第一个上高中读大学的女孩,爸妈都很支持,我考到哪里他们供到哪里。毕业之后,爸妈从未跟我要过钱,结婚的时候也没有提彩礼。他们总说:我们小家才刚起步,他们现在还能赚钱,不要我的。我们买房,他们还借给我们3万。
接下来我想分析:重男轻女的根源。抛开个别偏好,大部分老一辈重男轻女是因为觉得儿子能养老,是自家人。女儿要嫁人,是别人家的。我们那里约定俗成的习俗是:财产归儿子继承(大部分人家其实也没啥财产,除了一亩三分地,一套老宅子),养老也是儿子的义务(能怎么养老呢,帮忙带孙子辈,帮着干点琐事,真得了大病,几个能拿出钱来治呢,也就是床前尽孝。久病床前无孝子,女儿偶尔回来看看,能宽慰一下,大多数老人的老年其实很凄惨)。与法律规定的不同,它这里不给女儿权利,同时也不要女儿承担义务。然而人之常情,有几个父母不管女儿过得好不好的呢?又有几个女儿能不管老去的父母呢?有这个大准则在,在这个偏安一隅的小地方,大家倒也相安无事好多年。
我怀孕那会儿,我婆婆就特别希望是个男孩,给我吃生男孩的偏方(一整只公鸡炖,肚子里放一个辣椒,两个桂圆。嗯,大家可以脑补下潜含义)。我们小两口其实根本无所谓,也不信这些,只是也不愿意为这个闹别扭,正好也不是什么过分的偏方,我就吃了。待到临近预产期,那更是搞笑了。公婆去一个神婆子那里求愿,神婆子说是男孩,要出生的时候先瞒三天性别,对外说是女孩。然后我生那天正好中秋节,是个男孩,老公和弟弟都在往家赶。婆婆跟我弟和他姐说是女孩,跟老公说是男孩。老公发状态,“老婆,辛苦了,中秋快乐”。小弟说:“恭喜姐夫喜添千金。”,然后老公就懵了,“不是儿子么?”小弟也懵了,“不是女儿么?”。大姑姐买了一顶红色的胎帽,出了产房回住院房间的时候,大姑姐抱起娃换纸尿裤,一惊:“小舅娘,小娃搞错了呀,这个是男孩啊。”这场面,简直不能更乱了。
对于我们而言,男孩女孩都一样。大部分女孩小的时候会乖很多,好带很多,大些的时候也要更担心些。男孩子呢,小的时候真调皮,真难带些。同龄的女娃乖乖坐车里,我们家的呢?从车子里往外爬,带起来真要累很多。我常常打趣婆婆:“要是你知道男孩子这么难带,你还让我吃生男孩偏方吗?”她真是满心欢喜,甭管遇到啥事,见着她孙子都是笑嘻嘻的。对娃更是知冷知热,不嫌麻烦上下26楼换衣喂牛奶。现在在老家,天热的时候一天两个澡,隔三差五的野生鲫鱼汤,我说要喂点蔬菜水果,她就每天傍晚熬新鲜的菜粥,下午一点左右一个小苹果。现在正是学步的时候,真是辛苦他们老两口子了。
有人会觉得:你公婆想要孙子,你正好生了男娃,当然顺风顺水喽。其实我想说:如果我生了女娃,他们不待见,也没事儿。我是成年人了,我可以自己带。之前老一辈人带娃,有很多沉疴旧习,我婆婆挺信我的,改了很多。因为我实事求是,学习科学育儿,婆婆一听医生都认为我对,慢慢的也就改变观念了。遇见分歧,我首先不是表达不满,而是跟她讲:为什么这样做不好,那样做好。她一听,我们都是为孩子好,并不是针对她,也就更容易接受些。
亲爱的女孩儿们呀,我们改变不了出身,但我想我们大部分人都有能力改变自己的轨迹。不能一厢情愿犯傻,却还要把责任推卸给大环境。
看到一说的出生性别瞒三天,就想到了我们公司里有个同事她儿媳妇生了个男孩,然后前一个星期对外说是女孩,一个星期后大家都认为是女孩的时候,突然有人说是男孩,我们全懵了
我婆婆是二婚,婚后生育一女,和我老公差11岁,我自从嫁进他们家就感觉他们是“重女轻男”爹是后爹,亲妈也变成了后妈!对我家孩子那是什么都不管,告诉你我生的是男孩!
看到笑了,还有这样的习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