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理财

登录 注册
上班那些事儿 148556姐妹  30000帖子
发帖
诺一Lois

一名语言类毕业生求职几年后的一些思考

诺一Lois
诺一Lois 诺一Lois 2016-11-11 17:06 阅读(7070)

英语是我的专业,也是我的职业。因为英语这个万金油,我可以尝试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性质企业里的不同职位,作过部门助理、全职翻译、总裁助理、国际采购、项目管理协调等职位,所在的公司规模从职员人数少到几人的袖珍版贸易型,到几百人的中外合资型,到现在的全球500强中排名前10的名外企,总的来说担任全职翻译(口译居多)的时间最长,其他职位时间相对较短,但总算有过不同的尝试。

记得刚上大学时,那是一所非985211的排名靠后的二本,因为这一点沮丧过,迷茫过。我的高考成绩超重本线20+分,因为志愿报考失误没有去自己心仪的学校,当时心理落差是极大的。选择英语作为专业也是听取了家人的意见,之所以自己也同意选这一专业,是因为高中时不偏科(高考英语129分),就这么稀里糊涂误打误撞地成了一名英语专业大学生。

有人说,学英语已经过时了没有优势了,大街上随便抓两个人都能溜几句。自己也曾经因为这样的言论彷徨过,怀疑过。各种专业中,英语专业是每年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专业之一,那么作为一名普通的毕业生前途何在?

从毕业到现在五六年了,回首这几年,亲身经历告诉自己,那种“英语无用论”具有多么可怕的误导性,而传播这种言论的人又是多么没有责任心。

井底之蛙都没有上过岸,怎么知道上岸后还有更广阔的视野?要知道能溜两句英语和能说好英语是不同的两个状态,能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和会翻译之间差了很大距离,而陪同翻译、会议口译、会议同传等又是不同的层次。

再牛逼的梦想也抵不过傻逼似的坚持。我认为,就算没有多牛逼的梦想,也应该坚持得像个傻逼。

我毕业后去了深圳。第一份工作月薪1800,干了不到一周,不是不想干了,而是被解雇了。原因是从没说过一句话的公司老板认为我不像个公司职员,更像个学生,太随意,见面没跟他打招呼(入职时他不在,也没人告诉我他就是老板)。有点傲骄且自尊心极强的我被解雇对我而言无疑是个不小的打击。不久后去了另一家公司,起薪2500,因为有了第一次失业的教训,使我极为珍惜这份工作,也因为倍加珍惜,一干就是两年半,到离职时工资也涨到不到4K。当时上下班挤公交,需要换乘,经常被迫练金鸡独立,否则只能等下一趟,这样每天路途时间差不多两三小时,从没有优雅地 美美地享用过一顿早餐。一年搬两三次家,虽然越搬越近,但房子却越来越小,租金越来越高。住过最小的房间里,除了能放下一米二的床和小沙发外,就只能侧着身在房间进出走动,没有阳台,也晒不到阳光,简单的家具如果两三周不擦洗就会因潮湿而发霉。下班后自己买菜作饭顺带做好第二天要带去公司的午餐,然后洗碗打扫卫生,能用在学习上的时间有限。尽管如此辛苦,两年多下来,银行存款也不到2w。有一天跟装作很有钱但斤斤计较的女房东吵一架后彻底崩溃了,自己一个人痛哭出来。奶奶的,这样的日子何时是个头?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变。

后来就有了我在前面贴子中提到的,报了个周末培训班。光学费就8千多,公交转地铁单边1个半小时,来回路途花费3小时。这样坚持了两个月,发现平时因为工作根本没有时间练习巩固知识,周末上课时越发跟不上。后来一狠心,把工作辞了,专职在家看书学习,没有收入,只能靠不多的存款过渡。又过了大约半年后,在自认为能力有所提高也在存款快被耗尽时,找到了新工作。实习工资5500,转正后6500,但没过实习期,我又换了工作,这次不再是被辞退,而是自己主动跳槽。经过四轮面试层层筛选,应聘了一份新工作,在外地,上一个月班休假一个月,食宿公司全包,工作时住宿在酒店,一日三餐自助餐形式,中西餐都有,很丰盛,据说公司为此支付的食宿费是每人每天200元,公司购买来回休假的机票,报销路途中酒店住宿费用。还有一年将近一半的时间都在休假的待遇,也就是说在职业上有了质的飞跃。虽然这份工作的工资并没有较之前高出很多,但是由于食宿公司全包,自己可以存下的钱却比以前多了很多,且所在项目是能源大项目,可以和来自世界各国的人作同事,有利于学习积累经验开拓眼界。如今几年过去了,自己又换了几次岗,争取加了几次薪,目前月薪3w+

一路走来,真的很不容易。自己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技能,而是利用英语作为钥匙打开不同行业的大门,再通过不断的学习、积累、观察,一点点丰富职业经验、添砖加瓦,培养情商搭建人际关系网,以此为跳板,尝试不同部门的不同职位。记得一年多以前,我职位变动、工作量增加、责任加大,因此我要求加薪,一开始被拒绝了,于是我酝酿一天给公司总部负责人发了一封英语邮件,然后第二天月薪在以前的基础上增加了近1w。所以英语就像一把刀,如果弃而置之,久而久之只会生锈荒废;如果好好加以磨练,它也能成为一把利剑,握在手中让你披荆斩棘一路向前,创造巨大价值。

可是以英语为职业也是会遇到瓶颈的。以工程项目为例,一名全职的工程项目翻译,其月薪为五六千是常态,优秀的或者身在国外的可以拿到1w~2w,而要想往上再有所突破则会很难,与懂专业知识的工程师薪资水平差距很大,可是如果一个人既有英语优势又懂专业知识,那么就会有更加广阔的职业前景。

前段时间听了一次题为“女性未来就业的几大趋势“的讲座,一些思路和想法很有启示意义。总结如下:

英语的确是很好的工具,是职业成长的必要而非充分的条件。但是只会英语只会翻译就够了吗?显然不够,因为很容易被替代。人工智能的出现使美国“破产律师”这一职业消失就是很好的例子,未来人工智能取代初级程序员、初级翻译等职业也是趋势。

也就是说除英语以外,必须要大量积累专业知识。可是面面俱到是不可能,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需要找准一个点,把它做到极致,即“核心竞争力”。有了这种竞争力,其他需要这种专业知识的人自然会找到你。同时要了解自己的短板,但不要试图自己补自己的短板,而是善用别人的长板补自己的短板,即要善用外包或众包。公司或个人都是如此,需要找准一个点,做到极致,然后无限放大,而互联网应用使这种“无限放大”成为现实 ,摆脱时间地域的限制 (数百上千人甚至更多的人同时听一人讲课就是一例)。
低级简单重复性的工作很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以后心脏也是可以通过3D打印技术复制的。但是虚拟的现实始终无法取代现实,人本身作为有感情、有感知、可触摸的真实存在不可能被取代,因此为人服务的东西永远有市场,但需要追求个性化,才能满足不同的受众的需求,因此要善用自媒体。通过自媒体讲故事讲人话,与客户交流推广自己并宣传展示自己的产品,所以公众演讲能力、讲故事的能力很重要。
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如何找对点——核心竞争力,并不断打磨?如何增值自己,因为只有先要让自己值钱,才能赚更多的钱?如何利用英语plus的优势,更好把自己营销出去?
总之,为了不让自己退步或止步不前,就要有一颗 上进的心,不断学习,善于学习,保证在压力下也能高效“出活“。另外还要有意识提高为人处世的能力,善于和比自己优秀的人打交道,培养情商。善于抓住机会,当机会来临时,胜出的往往是那些反应迅速、协调沟通能力较强的人。

只看楼主
全部回复(48)

回复楼主

回帖
小组话题

扫码下载

APP

iOS • Android

想理财却无从下手? 打开应用
通俗实用的理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