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楠】高效实验室| 印象笔记1:管理知识的外脑
今天是双十一,我前几天写过一篇不跟风买东西的文章,结果今天早上一看朋友圈,凌晨熬夜付费的人比比皆是:有朋友吐槽先涨价后打折的套路,有朋友大喊坑人,优惠券在付费的时候突然不见,有朋友责怪自己之后要吃土了。也有有淡定的朋友说,薅羊毛也在平时,坚决不去凑这个热闹,睡个踏实的好觉比什么都值得。
我马上有两个感悟:一是,坚决不去人多的地方,人多的地方大部分时候都没什么好事;二是,功夫在平时,临时抱佛脚总是不管用的,好像连薅羊毛都是这个理儿。
所以,我今天想跟大家说点儿“功夫在平时”的事儿。上一篇和大家说了,最近打算写一个系列的文章,介绍一些好用的工具给大家。其实,去年开始动笔想写了一个效率系列的文章,题目都想好了,叫“高效实验室”,从时间管理、个人效率提升、整理收纳、知识管理等多个维度去介绍工具和方法。经过这一年的学习,我算是慢慢找到一些实践经验,虽然也不是很成熟,希望可以给大家一点启发,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高效路径。
好啦,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印象笔记。
1. 为什么要管理自己的知识
大多数人都会有这样的习惯:微信朋友圈或者公众号里的订阅文章,看过后觉得不错,随手转到朋友圈或者丢进收藏夹,等到再看不知道是猴年马月了。一年仅有的阅读量都消耗给了碎片化阅读,但你有没有想过,即使很难坚持一年阅读多少本书,你每天的微信文章阅读量也非常可观,只是不成系统,无法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中。
我在前面介绍过三公子是如何用最笨的“排版+打印”的方法整理网文,我又在一堂微课里了解了一位知识管理达人用印象笔记每天坚持深度阅读3-4篇好文章,并用费曼法(后面会介绍费曼阅读)做笔记,插入好标签。4年时间积累了5000多篇高质量的文章,被他称作是他的外脑,因为印象笔记高级版有强大的搜索功能,这就相当给自己准备了一个带Google的知识库。
功夫在平时。书到用时方恨少。这些话都是教诲,可是每当我看到有心人那么踏实的做事的时候,总是觉得自己太过浮躁。我敢说10000个人里,可能也不会有1000个人意识到知识需要被管理,这千人里,也不一定有100个人坚持把好文章慢慢收集到一个云笔记里,而这百人不见能有10人坚持几年做到费曼阅读。
这位印象笔记达人介绍了“信息松鼠病”,就是只我们像小松鼠囤积过冬的松子一样,只知盲目收集,却不知消化吸收,哪怕远远超出自己可以吃完(学习)的数量,也坚持囤货。还记得自己下载的免费书籍、考试资料和动辄几十个上百个GB的美剧电影吧。
与其这样,不如不下载,与其囤积,不如一本本买,一篇篇读。功夫在平时。
2. 怎么做“深度”的费曼阅读
印象笔记有个特别好的功能,叫“剪藏”,可以把网页、微信等APP里的好文章一键收录到印象笔记里。虽然大多数人的知识管理工作到此结束,但后面的步骤更重要。
(1)打标签。尽可能把一篇文章的主题词或关键整理词都写在标签栏,便于日后的搜索和查找。印象笔记包括三层的结构:笔记本组、笔记本和标签。笔记本下不再设有子笔记本,所以,两层的结构决定了我们必须善用标签,标签是梳理内容非常好的一个层级。我的标签一般会有我非常感兴趣的领域,比如“时间管理”、“理财”、“知识管理”等keyword,也会有“宝宝育儿知识”这类的生活中会用到的,但我会养成每类型的关键词尽量选择相同的,不要一会儿写“宝宝知识”,一会儿写“育儿常识”,这样就不便于搜索了。
(2)做费曼阅读。费曼阅读有三点:
第一,遇到有感觉的话,对你有触动的话,高亮标黄做定位。
第二,插入一个1*1表格,就像一个小卡片,用自己的话写下对这个知识点的看法和思考。
第三,针对全文写一个简单的SUM UP的小总结。
以我个人的经验,经过费曼阅读的文章,都是我深度思考过后的,这些文章一旦用了这种“笨方法”阅读过,就轻易难以忘记,一旦需要调用,不论聊天还是写作,已经形成非常牢固的印象。
(3)用标签进行主题学习并回看。这个是我自己想到的,当我标签“时间管理”下的文章有10多篇,我开始思考,这个领域一定是我特别感兴趣的,不然我也不会积累那么多,是否可以进行主题学习,并且思考我是不是能输出点儿什么了。
3. 什么样的文章值得“剪藏”收集
只有精华到经典的文章才值得这么用心和花时间对待,那什么是值得剪藏并费曼阅读的文章呢?我认为有这么几个标准:
(1)深度带来的足够大的启发。这也是我坚持把微信公众号作为信息输入源的原因,博采众家之长,况且很多微信公众号的文章非常有深度,绝对发人深省或者振聋发聩,这些文章如果可以提升我的思维角度或格局视野(我叫它们“战略类”),必须收了。
(2)实用性和操作性强,非常便于未来回看。很多文章都是方法类(战术类)的好文章,特别适用,我就保留过一篇育儿的文章,从人人网看到的,每次电脑内容大搬家都会带着它,非常经典。这类留作后看的文章一定要做好标签和归类。
(3)你工作或者专业方面长期要积累的一类文章,慢慢收集。我一直想找些营销案例看看,这次意外整理到了两个特别好的,马上费曼阅读一遍,收获不小。功夫在平时,与其一口吃个胖子,不如慢慢吸收消化更健康强壮。
(4)煽情的、空洞的、长期看没什么回看必要的,坚决不要。没营养的坚决别浪费时间,注意力太宝贵了,省着点用吧。不过,一开始咱们段位低的时候,找文章的水平也不高,可以理解,慢慢的你会发现,自己看到的文章越来越棒,剪藏和费曼的要求也自然会水涨船高。
4. 为什么是印象笔记?
我在探索知识管理软件时,考虑和使用过很多,印象、为知、有道云等,从印象笔记出走,最后又回来,很大程度是我喜欢印象笔记营造的努力氛围。印象笔记介绍了很多人使用的心得,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却都不约而同的选择做好自己的知识管理和团队沟通,而印象笔记虽是个工具,却做到了极客精神,这点很对我的胃口。推荐大家关注印象笔记的官方微信账号,你会看到那么多出色的印象笔记使用者。
印象笔记的功能不止于此,我之前还写过《我用印象笔记打造极致生活》,印象笔记还可以写周记、晨间日记,这个我坚持了2个月,也非常好用,下次可以分享给大家。
PS:双十一的收获不仅只有买买买,还有我们的成长。nannan的小屋已经微调版式,为的是更加清晰明确我们的主题:理财、时间管理和个人成长,突出它们,也让nannan更有目标,陪伴各位小伙伴们,期待我们一起成长和进步!
nannan
2016/11/11

@有吸管咩 @金元宝 @姗姗 @红影 @艾99 @晒太阳的小白 @笑颜甜甜 @byby @哥特式素颜 @kimxu @凯罗尔 @Uwinsunnie @齐宁 @沐尘 @萍在水上 @猫大王妈咪 @小爱 @tedasi @亭主要加油 @棠梨 @小沉 @花开的姿态米米 @雪小暖 @云妮爱吃鱼 @莲心918 @巧儿@贝贝莉 @童儿 @快乐蔷薇 @谁解花语 @九月樱荼 @小P鼠 @cc是coco @冬瓜丸子 @青阳 @花上秋雨 @依依tata @蔷薇花开 @花开半朵 @小花小花 @小红豆大芋头 @熊熊家的太太 @宝贝爱读书 @Yummy_眉 @Yolanda2016 @安心 @江子 @静水深流 @酒窝蜗牛 @水蓝兰兰 @萱妈 @自我升级 @arwenlee @amy001 @agegy @悦扬 @我爱夏天 @文子的驿站 @方_方 @5先生和6小姐 @白雅 @嘟嘟小姐 @温泉 @xiaocui211 @似水年华0313 @萧哈烟晴 @幸福的小梨子 @sindy_173 @木子丁一 @叶紫 @晴天娃娃sophia @你是我的最爱 @毛小毛 @我不是钱多多 @温暖的雪孩子在微微笑 @luoluoatbj @金玉123 @得妈爱规划 @快乐的果果 @二小姐不乖 @jimmy菜芽 @子期 @依依tata @快乐的果果 @生活是把杀猪刀 @亭主大人 @门口怎的恁吵
有一张图片看不到。
我也在用印象笔记 不过它最近闪退很厉害。
必须火速投资!
没什么用的小图,删啦
恩恩,实践下,收益更高哈![[鬼脸]](http://static.talicai.com/emoji/qq/emot2.gif)
app还是PC端,我觉得还可以,就PC端有两次卡掉了
得先学习你的费曼阅读!
谢谢Nannan这次安利和分享的印象笔记,被种草了,果断下载后用起来。再次谢谢分享,最近有注意到你微信转发报名参加课程也很不错,11月12日晚20:00参加的有关番茄时间工作法,颇有收获。Tks, 一如既往关注你的文章,妥妥的干货.....
来不及投资啦
那就投资自己的知识管理吧,嘿嘿,永远来得及,么么
嗯嗯,谢谢呦,一大早收到这样真诚的评论,好开森,我不是一个人在努力,小伙伴们都行动起来啦,真棒,也给你加油~
谢谢分享,我也用印象笔记好几年了,不管工作还是生活都离不开印象笔记了。
我们都是大象粉![[加油]](http://static.talicai.com/emoji/qq/emot11.gif)
是的是的![[开心]](http://static.talicai.com/emoji/qq/emot8.gif)
我也是按照李参老师的方法用印象笔记写晨间日记![[开心]](http://static.talicai.com/emoji/qq/emot8.gif)
握手,下次我打算写这部分,我自己的心得,我现在用李参老师的方法写周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