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理财

登录 注册
#保险杂谈

来自我的保险我做主・337篇帖子・7399人参与

发帖
小盒

要不要专程为生孩子买保险?

小盒
小盒   小盒 2016-11-14 12:13 阅读(5354)

我上篇说在私立医院就医(包括生产)的人,大部分有商业保险,少数是选定医院后买专门的套餐,当然,如果只看产科的话,买套餐的比例比买保险的高。

我拿自己的例子说说买套餐和买保险哪个划算吧。肯定不是特别准确,但是可以给大家做个参考。

一般来说,私立医院的套餐价格是原价的7折左右,有个别力度大到5折,不过我没遇到过;保险理论上是5折,但是中间涉及等待期和赔付范围等问题,实际也不是五折那么简单。所以,这笔账不算还真不清楚。

我的保险是“高端医疗险”(含生育,不含境外医疗),其中生育每年的最高报销额是10w元,总报销额度是门诊急诊住院加起来不超过100w,直付(意思是你不需要付钱后拿单子跑保险公司结算了,医院和保险公司直接结算,那你只需要看完病签字走人就可以)。

保额看起来是足够了,30多岁的人不患重大疾病的话,100w/年肯定用不了。当时买的是团购的价格,含生育2.5w,不含生育1.5w,也就是说,如果你本身就需要或者有高端医疗险,理论上每年加1w就可以有10w的生育保障了。

但事情不是这样的。保险公司一点儿不傻。

保单规定,第一年增加或者购买生育保障,保险公司规定有10个月的等待期,意思是,这10个月里面如果出现产科费用,保险公司是不予结算的。所以,理论上,如果你产检和生产都想在私立医院进行的话,要在备孕期就开始购买含生育保障的保险。

这时候,有鸡贼少女肯定会算,那我怀上再买,然后等待期一过去私立生孩子行不行?我想说⋯⋯当然可以⋯⋯但是,第一时间很难算准,通常你知道怀孕的时候就已经5周了,而孩子又有很大概率先于预产期出生,第二是即使是私立医院,也存在是否有足够病床的问题,第三就是产检和住院医院不一致的话,医生很难获知之前的医疗信息,这是有风险的。

我算是命比较好的那种,等待期过去1个月就发现怀孕了,理论上算是不浪费的那一种了。但即使是那样,第一年缴纳的保费也是亏的——10w保额肯定也是花不了的。

大家都晓得,产检真正花钱或者说重要的检查,都是在12周以后,所以如果是10个月等待期的话,最好的结果是,10个月一过可以用生育保障的时候就已经临近12周了,这样后面两个月可以用今年的10w额度付12-20周的产检费用,在那之前自己只需要自费做个b超或者抽血确认怀孕就可以了(有社保的可以去公里医院)。

根据我的产检医院的报价,20周以前的产检费用大约是6k。


接下来就是第二年续费的问题,因为绝大部分人的生育保障是在第二年使用的。这时候,10w年度报销额度就面临另一个问题了:够不够?

我的保险顾问特别直接的告诉我,和睦家不够⋯⋯换言之,原价10w元在和睦家医院不足以支撑从产检到生产的全部费用,不够⋯⋯即使这个医院在你的直付名单里,保险公司也不保证能顺利就医或者全额支付。我想,这就是为什么辣么多人买套餐的原因。

我见过的最机智的解决办法是买一个和睦家最便宜的(12次)的产检套餐,叠加商业保险,12次之后的费用和住院费及新生儿治疗(2周之内)用保险直付。

第二机智的就是我了,我给每个我考察过、考虑过的医院保险部打电话,确认我的保单和医院结算的折扣(每个医院不一样,直付价格从100%-78%都有),然后请医院的销售帮我算是否足够覆盖。现在选定的这个医院就是这样的,理论上10w保额只够顺产不够剖,但是算上直付折扣和保险业务愿意为我争取的住院额外折扣,就神奇的够了。

续费期第二个问题就是赶鸭子上架,由于你已经花了第一年的钱,过了10个月的等待期,这时候,第二年还要不要花这笔钱,就是个考验人的问题了。如果没怀,续费后必然会面临另一个问题,就是交两年的保费可能不足以覆盖整个孕期(可观要求你续费后2各月内必须怀孕),因为如果连续缴三年的话,就是至少7.5w的费用,还不如直接在医院买套餐;即使怀孕了,也还有沉默成本的问题,因为无法锁定价格,我今年续费的时候,保费涨到了3.2w(年龄增长是一个原因,物价上涨的原因也有),也就是说,我一共付了5.7w的保费,已经跟在医院买最便宜套餐的价格十分接近了,提前1年买保险的时间价值就消失了。

btw,在治疗过程中,保险公司有很多奇葩理由拒赔,比如我就遇见过,做唐氏筛查的时候,保险公司只报销普通血液检查和羊水穿刺的费用,如果选择无创dna就需要自付费,理由是“涉及基因检测、性别检测”,除非医生建议,否则正常人都不会为了多报销一点,放着安全的项目不查而去选择可以报销的有一定流产概率的羊穿吧?


所以,我的结论是,如果你只为了在私立医院生孩子而买保险,是不太值得的。不如确认怀孕后,直接购买套餐。

但是,如果你有其他的医疗需求,尤其是眼科,口腔科、妇科这些公立医院人满为患的科室,可以考虑买医疗险,毕竟省了很多排队和等待的时间,更重要地是,对于没有社保的人来说是有用的。我就在去年用完了保险里规定的理疗次数(20次,保险合同里有详细说明,买保险一定要养成仔细阅读的好习惯)⋯⋯聊胜于无吧。第三个好处是适合异地医疗,很多地方的社保特别坑爹,异地医疗的条件多、手续杂,医疗险的保销医院里不只私立医院,也有公里医院甚至国际部,只要你能约上门诊号或者床位,也是可以直付或者先付费再找保险公司报销的,不像社保还有2000的起步价,花200也是可以报滴。这种特别适合来大城市投靠儿女的老年人或者经常出差的空中飞人。

最后,我想说,消费型保险不是你和保险公司的博弈(你肯定输,拿自己的身体出问题去博一年几十万治疗费,是不是怎么算都亏?),最好的状态肯定是无病无灾;买消费保险是你和自己的博弈,是花确定的钱获得一定的医疗服务的权力还是确实有需要了再去花钱,仅此而已。

查看全部

回复楼主

回帖
小组话题

扫码下载

APP

iOS • Android

想理财却无从下手? 打开应用
通俗实用的理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