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02 认识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暑假在火车上闲聊,一位妈妈在得知我是老师后,迫不及待的让我说一下如何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作为一名教师,恐怕最难回答的莫过于这类问题——“推荐学习方法”、“为什么小孩不好好学习”、“学习有什么意义”。作为老师,比很多家长了解孩子学习出现问题的原因,但是我只清楚我所带的学生,对于这种陌生人的询问并不能给出恰当的建议。所以很多时候我只能建议一些适用范围广的建议,其中推荐次数最多的是让孩子学会复习。
复习,我们经常说,但是很多人对复习这件事情的认识只停留在识得这两个字的阶段。学习效率不高,其实就是孩子在学习时记忆力不高,前学后忘,学习起来很吃力。想要提高学习效率,先认识记忆,然后根据记忆的特点采用正确的复习方式。
一.认识记忆
在学习中,记忆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心理学上说识记是指获得事物的映像并成为经验的过程。这句话的实践意思就是如何拥有更好的记忆。
1、识记的分类
(1)根据识记的目的分为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
有意识记是指有预定识记目的,并灵活运用一些有效的方法进行的识记,带有强烈的目的性。无意识记则相反,带有一定的偶然性。
考试前集中精力的突击复习就是一种有意识记,它能帮助人积累起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人的日常生活经验和零碎的知识,则是通过无意识记获得的,是学前期儿童记忆的主要形式。
(2)根据识记的材料和方法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机械识记是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或表面形式,采取简单重复的记忆,其实就是所谓的死记硬背。意义识记是通过理解材料的意义及把握材料内容的识记,这样的记忆建立在理解上,相对来说记忆时比较容易。
2、可以采取的措施
采用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相结合;比如临睡前复习的材料往往记忆得更深刻。因为人在睡前进行的意识复习后,进入睡眠状态后,无意识继续作用于人的大脑,两者相结合必然效果更佳。比如学习中采用的物质奖励或者荣誉奖励。
采用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相结合。在了解学生的接受程度后讲解和背诵相结合。
通过多次识记及时复习,这点将作为重点来讲解。
二.遗忘曲线
我们不仅要了解人的记忆特点,更需要了解记忆遗忘的特点。心理学上有一个遗忘曲线,即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并且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遵循先快后慢的规律。
看到这张表格,如果我们要保持住已经记忆的内容,就要及时、合理、有效的复习。
1、正确合理的安排复习时间。之前也有人针对遗忘曲线而制作了一张复习时间表:
3、整体复习与部分复习相结合,这是合理安排时间的一种记忆方式。在集中而大量的时间里进行整体复习,在有限的零碎的时间里进行部分复习,在一种“总——分——总”的情态下巩固知识。
4、复习的形式多样化。很多学生的复习就是坐在那里看书,一看一小时或者更久,或者是坐了很久却心不在焉。与其这么枯燥的使人厌烦,不如换一些方式。可以用眼、口、手、耳等多种感觉器官来进行记忆,可以用眼来看,用口来发音,用手来写,用耳来听。这样记忆的材料更加牢靠。也可以列提纲,画图表,目录复习法等多种样式,避免单一乏味。
在这里我的建议是最好每小时轮换复习的内容,因为人的大脑分工不同,左脑理性,,右脑感性,所以可以变换着复习内容,让左右脑既得到有效的使用,又可以得到休息,不至于会感到厌烦和劳累。
在我看来学习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而愉快的事情,它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方法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正确看待它的心态。我们重视学校学习但更希望是终身学习,是对这个社会和世界保持好奇和积极心态的一种状态。
【目标:在2017年来临时完成10篇教育小文】

沙发
对的,也即遗忘曲线
当医生,最怕别人问你病,特别是内外妇儿的全部不着调的问题都问,掉一根头发打嗝放屁脚气也要问。所谓的 问,并非真正请教,他们只是觉得碰上你这个“资源”,不问问不用用浪费了,没话找话也得问点啥,要不吃亏了。所以尽量不暴露自己的职业,也不会给这种人多么有用的建议。说白了,我的专业知识不浪费给可有可无的人和毫无针对性的问题上。
复习很重要
对啊,之所以能够被广泛认可也说明了它存在的价值,以前只是为了考试,后来发现在学习中生活中应用也是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