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理财

登录 注册
上班那些事儿 148556姐妹  30010帖子
发帖
云洲湖荷

哪怕在别人眼里不是核心技术,那也要聚焦注意力,打造个人IP

云洲湖荷
云洲湖荷 云洲湖荷 2016-11-24 15:38 阅读(2918)

不久前发了一个帖子,关于该不该转行的问题,自己心里也有了一个答案,谢谢小伙伴们的解惑。

我把前几日自己思索,写成了文章,分享出来,算是有所呼应吧。



 作为一个英语专业的学生,我干过翻译质控,也干过外贸,后来有一天突然醒悟,觉得人生应该浪费在自己喜欢的事儿上,于是转行去找了“文字”相关的工作。


只是为什么我偏偏去搜素了文案这一关键词呢。

 

要知道,我并不是一个时刻关注时代发展的人,2015年10月份之前,我根本不知道微信公众号那么火,现在正处于自媒体风口,会写字的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能挣钱。

 

这个问题,我很少去想,因为我从来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

 

直到最近,一个女人的名字再度进入我的视野,我才想起,原来,早在五年前,文案这个概念就被种进了我的大脑。

 

没错,这个女人叫做李欣频,台湾的文案女王。


 


我是怎么知道她的呢?大学,我用了大把大把的时间,泡图书馆,各种各样的书,荤素不忌。


 “海明威阅读海,发现生命是一条要花一辈子才会上钩的鱼。

梵高阅读麦田,发现艺术躲在太阳的背后乘凉。

弗洛伊德阅读梦,发现一条直达潜意识的秘密通道。

罗丹阅读人体,发现哥伦布没有发现的美丽海岸线。

加缪阅读卡夫卡,发现真理已经被讲完一半。

在书与非书之间,我们欢迎各种可能的阅读者。

 

是李欣频为诚品书店写的文案,现在看来,这些文字十分矫情,创意段位也不够高。

 

但在当时,它对我的启发作用在于,原来一个文艺女青年,还可以这样工作啊,就写这么一些意识流,算不上诗,也算不上词的文字,你就很牛逼了啊。

 

 

 

就这样关注到了她,发现这个女人真的很牛逼。创意学啊,量子学啊,广告啊,电影啊,书啊,修灵啊。她总能将自己所身处的客观环境变成培养自己并发掘自己爱好的土壤,并且系统学习之后都能有所长,变成能够谋生的一种方式。

 

虽然是被誉为,台湾的文案天后,但她更是一个创意生活家,在全世界个国家旅游,她活出了那么多版本的自己,N多倍的人生。

 

当然,最让我震撼的是,这个女人非常的努力,努力到励志,励志到令人发指,她说,她每一天看一本书加一本电影。

 

这对于,上了大学就甩开膀子来玩儿的我,刺激可不小。于是,我也咬牙尝试她的生活方式。后来,自然没能坚持,不然我也不至于是现在这幅德性。

 

没办法,就跟你看《阿甘正传》,看《肖申克的救赎》一样,当时感觉被打满了鸡血,热泪盈眶,但没过几天,该葛优躺的继续葛优躺。

 

好吧,我承认,我就是一个懒散的俗人,学不了别人的励志。

 

后来的后来,在时光的隧道里,我就与这个女人失联了。


  

 

 但现在回想起她,她对我影响的确蛮大的。她的量子物理,她的人生创意课,让我知道了,不同选择下的平行世界,让我看到人生更多的可能性。以致于多年后再看《星际穿越》《盗梦空间》,会让我泪流满面。

 

当然,也是因为她将文案这个概念种进了我的大脑,以致于五年后,接触到了自媒体,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发现了一个新的自我。

 

再后来,我认识了咪蒙,另一个变态的女人,坚持每天写公众号,写剧本,坚持每周读两本书,以及不放过所有精彩的电影,美剧,日剧和韩剧。

 

这当然可以说,懒散的人,懒散的姿势各有各的不同,牛逼的人,牛逼的方式总是相似。

 

但把她们的勤奋,仅仅归之于坚持,是一种智力上的懒惰。

 

因为她们灵魂一直热气腾腾,自我一直处于觉醒的状态,保持着对美、有趣和见识的饥渴,对于这样丰盈的灵魂,只有每天多懂得一些知识,才能拥有活着所需要的安全感。

她们之所以能够一直坚持,最大的原因是,读书、看电影、旅游对于她们来说,从来不是一件需要坚持的事情。 

前段时间,同娟姐,我职场中遇到的第一个牛人,聊了很久。

因为她花了一些时间,把我公众号的文章都看了,看出了我的焦虑,在写作和运营上的困惑。

又因为她把公司里所有的岗位都呆过,自然也包括运营,所以她特别来告诉我,如果你很喜欢写作,那么你一定要坚持内容创造,不要分散你的注意力。推广的方式不断更新,但好的原创内容,永远是稀缺。

这么多年,我唯一擅长的就是写作,虽然我同时也自卑自己写的就是渣渣。

说到底不过自己没有足够的信心。

于是,为了不当一个专注型废柴,所以选择了去当一个全能型傻叉而已。

但真正问我自己:”如果你写的不好,你会放弃啊?“

我会善罢甘休吗?自然不会。我会一直一直欢喜地写下去,更何况,人总是在成长,思想也总是在成熟,进步是必然的。

”既然这样,又有什么好顾忌的呢。“

是啊,还有什么好顾忌的啊。不能因为同龄人工作两年多就月薪一两万,当了总监,自己就慌张到要急功近利了。

要知道,无论是躲在角落里,“舔伤口”,还是羡慕别人的学识,比你厚重,无论哪一种都不利于自我的成长,闲的发慌!

余生,我要做的是,踩准自己的点,把握自己的节奏,把时间和注意力,都聚焦在自我启蒙和成长上,面对复杂,保持欢喜。

多说两句~


陈丹青说,羡慕我们这一代人不同于上一辈人,开始接受更宽广的知识系统,开始从长期的意识形态的迷障中走了出来,能够构建更高层次的文化意识。

 

咪蒙说:“我和很多85后接触,发现他们最大的问题,不是没有文笔、没有创意,而是没有完整的知识体系。”

 

我现在的问题,就是杨绛先生所说的,“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为了让自己更加专注,也为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从现在开始,我会将这个公众号定位为,主要输出书评和影评,也算是倒逼自己好好读书,好好看电影,提高审美和见识。

 

所以,未来,我会勒令自己努力一周消化两本书和一部电影,输出三篇分享性的评论文章。


专注做书评人和影评人,不再那么厚脸皮地唧唧歪歪,写自己那点难逃矫情嫌疑的心路历程了。


虽然开始非常困难,几乎是做不到的,但好在人的大脑是可以慢慢升级的,当你的知识储备越来越多的时候,阅读的速度和质量都会慢慢拔高。


恩,种树的最佳时间是十年前和现在。希望我们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只看楼主
全部回复(22)

回复楼主

回帖
小组话题

扫码下载

APP

iOS • Android

想理财却无从下手? 打开应用
通俗实用的理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