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儿列车》读后感
我懂的事太多,见过人们最卑劣、最绝望、最自私的一面,而这一切让我变得小心翼翼。于是我学着伪装,学着微笑点头,学着在毫无触动时佯装感同身受。我学习装模作样,装作与众人一般无二,即使心中早已支离破碎。
这大概是怎样一种心情,历经世事磨难,看透世间沧桑,才会这样伪装的去保护自己。
起初刚看到这本书封面时,就深深的被吸引,感觉到这是一本能触动心灵的故事。那望向列车窗外的眼眸......思绪万千......
封面上写着“温暖无数心灵的希望之书”菜康永读后诚意推荐,这更加让我有种迫切的愿望想去读它,读完之后还是很欣慰的,最起码故事结局还算尽人心意。
书中的第一个人物茉莉,一名孤儿,历经坎坷同时对天降横祸习以为常的一名哥特叛逆少女。因偷了学校图书馆的一本《简爱》而从事社区服务,从而出现了书中的主人公薇薇安。继而薇薇安回忆了自己一生所经历。
1929年妮芙,爱尔兰姑娘,她的爸爸爱酗酒是个酒鬼,妈妈则有点神经质,还有一个双胞胎弟弟和一个妹妹梅茜。因为贫困的生活爸爸带着他们一家踏上了美国的土地,然而在美国生活的日子并没有想象当中的好,后来发生火灾,亲人在火灾中去世,自己最终变成了孤儿并被送上了《孤儿列车》。那年妮芙9岁,和成千上万的儿童一样坐上了美国东部出发的孤儿列车前往中西部地区。他们看起来要穿着干净且有礼貌,才会有幸被挑选,挑选不上的需要在进行颠沛流流的奔波,他们像商品一样在出售,而买家确可以肆意践踏他们的尊严。
看到这里想像到那么小的年纪确要经历这不该经历的一切,体会不为人知的心酸,而此时的她确多想回到曾经的故土。如果无法咽下满腔绝望,又怎么能迈步向前,哪怕区区一步。生活中的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所有的变故我们都要去面对。
正是在这《孤儿列车》上她认识了“德国仔”,他们是有着相同坎坷命运的人。后来“德国仔”被粗俗的乡下人领回家并做劳工,妮芙也被一家服装公司男女老板选中,他们并不是要收养她,而是让她做苦工,并不会让她上学,同时给她更名为罗西。老板尖酸刻薄并因为经济危机而把她赶走。罗西又被一家孩子超多的猎户人家收养,其实是要帮忙照顾孩子,生活并没有顺利,在遭遇了猎户的施暴后罗西离家出走。罗西的老师拉森小姐帮助下遇到了尼尔森夫妇,尼尔森夫妇收养了她,从此改名为薇薇安。在这以后她度过了一段生命中久违的安逸生活。
长大后的薇薇安邂逅了《孤儿列车》的“德国仔”,经历了那么久的苦难他们最终相逢,拥抱,并且相爱。两个相同命运的人走到了一起,这也是特别能触动到我的,很为他们开心。可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仔”却英勇牺牲,而薇薇安确已有了孩子。这是多么残酷的现实,刚刚相逢的他们却又要分离,薇薇安却也摆脱不了孤儿的命运。她生下孩子并且送入孤儿院,然后嫁给了“德国仔”的挚友。经营一家商店,最后定居到斯普鲁斯港。
2011年薇薇安遇见了茉莉,一个和她有着一样成长经历的孤儿。茉莉通过帮薇薇安整理阁楼,从而牵引出一些列薇薇安的故事。茉莉帮薇薇安找到了妹妹梅茜,据说在火灾中妹妹并没有离世,而是被收养,最重要找到了自己亲生女儿。这也印证了一点,虽然不是所有的离别都能盼来重逢,但失去仍以另一种方式回来。
书中开头楔子中说:我相信世上却有鬼魂,那些昔日抛下我们的故人,今日流连不去的幽灵。我这一生常觉得他们就在身边,或观望或见证,也许幽灵无法代替活生生的人,但我别无选择。我要么宽慰自己,要么轰然倒下,为失去的亲故痛断肝肠。正是因为把这些失去当作另一种爱,当作一种活下去的理由,当作一种信念,她才要努力生活下去,才有了91岁的薇薇安。
我想只有真正读完后才能深切的体会到书中所表达的情感。我们身边曾逝去的亲人,终将是我们努力生活的信念。我们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人,将始终守在我们身边,与我们共度平凡的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