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个抽象的感念,却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
哈佛大学有一门课程叫《幸福课》,曾长时间占领网易公开课热门排行第一,这门课的老师塔尔博士也被誉为"最受欢迎讲师"和"人生导师"。有时候会想,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到底追求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塔尔博士坚定地认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
罗伯特•莱恩在《流失的幸福》这本书里,详细地辨析了幸福与抑郁、收入、市场、民主和个人等五个方面的关系,他用大量的数据调查、个人研究的例子系统地解答了人类关于金钱是否能买到幸福的疑问。作为政治心理学领域的专家,作者罗伯特•莱恩在本书中用他专业的知识理论和丰富的社会调查,向读者阐述了幸福形成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
在这本书里,罗伯特•莱恩更多的是研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制度下民众关于幸福的认知,因为大多数人认为,在经济发达、人民富裕的西方社会里,民众更容易获得幸福。然而,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统计,发达国家的抑郁症发病率要远远高于不发达国家,这是不是就可以间接证明金钱和幸福并没有呈现出正相关的趋势。
同时,书里面也提到,处于发展中的亚洲国家幸福感高于某些发达国家,这个结论其实是有历史依据的,亚洲国家自古以来崇尚集体主义,注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习惯一直延续到市场经济社会,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减弱,但仍然存在。而作者认为人是幸福的主要因素,所以以情谊为重的亚洲国家幸福感相对高一些。
写的很赞
现在大多都被房子 车子 票子给占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