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到好处的维护孩子们的权益
俗话说,牙齿跟舌头,还会打架。小朋友之间,发生摩擦很正常。人之初,性本善。据我的观察,大部分摩擦,只要讲道理,处理得当,都容易调和。
上次清明回老家,19个月大的小儿,和3岁的表姐一起玩耍。由于只有一个气球,两个人都挣着要,姐姐一下子抢走了,小儿气得大哭。大姑姐忙把气球夺回来给他,这下他不哭了,姐姐又哇哇大哭。我牵着他走向姐姐,和他说:咱们和姐姐一起玩好不好?看着他默许的表情,我从他手里接过气球,顺势吹出去,两个小人儿看着气球在空中飞,一下子就忘记了不愉快,开心地一起追。不管谁抢到了,再交给我来吹出去。这样玩了一会儿,他就对小气球失去了兴趣,找来了小车,兀自玩去了。
在资源分配上,不患寡,患不均。人手一份,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小朋友之间争执。和朋友的女儿一起出去玩,我们小零食都准备两份,这样他们一起玩的很开心。在别的方面,小儿尚小,我的经验很有限,来说说我自己的成长经历吧。
作为一名农村80后,我们小时候的玩伴不要太多,同一个村子,十几二十个年龄相仿的小朋友,正经事儿就是整天一起疯玩。那个时候乡下也没有幼儿园,一大帮孩子一直玩到七八岁啊,怎么可能不发生点摩擦?不是这家的孩子哭了,就是那家的孩子在告状。通常都是一大帮人,在边上揭发或者添油加醋。我是属于给个梯子能上天的人,精力旺盛的不得了,各种贪玩,人缘好,闯祸也不少。每每到了找家长的时候,妈妈都是首先问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如果错在我,当面批评我,让我认错,跟对方赔不是;如果错不在我,她就会耐心的跟对方解释,双方家长一起教育我们小屁孩。印象中,妈妈从来没有不分青红皂白就动手或者动口。
视频中的那个要求小女孩道歉的妈妈,她维护儿子权益的行为是正确的。但是在公众场合,情绪失控,反应太强烈,被围观的人指责,反而处于被动局面。小女孩的妈妈,虽则态度诚恳的在替女儿道歉,但是她没有让自己的女儿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对,小女孩还是一副没事人的状态,这大概也是引爆男孩妈妈情绪失控的导火线之一。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双方都有不对的地方。
无数的事实说明,自律更自由。作为小朋友,应该在家长的教育下,学会与人和睦相处;作为家长,更应该采用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给孩子一个好的榜样。愿我们和孩子共同成长,能够恰到好处的呵护自己的孩子。
-
方知方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