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理财

登录 注册
#2024年财女阅读/读书笔记打卡

来自财女读书会・5819篇帖子・45339人参与

发帖
美思

【美思读书21/48】孩子,你慢慢来

美思
美思 美思 2017-04-26 21:36 阅读(1971)
           作为华人世界犀利的一枝笔,龙应台的文章总有万丈豪气,针砭时弊,引人深思,比如她所写的《目送》《野火集》《人在欧洲》。不同于这些作品,《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却是用一个母亲的身份在描述她如何与孩子相处,如何教育孩子成为“像小树一样正直的人”。正如儿子华安所说,妈妈一方面对我极其严格,督促我努力学习、认真做事,却又极其讲究自由尊重和理性思考。
         
         这是一本值得推荐给父母和准父母细细阅读的书,虽然说国内的教育现状和竞争不允许孩子慢慢来,但是从另一角度来说,孩子的成长也不应该过分被扭曲,只关注成绩,而不关注对自然、对周围事件的感知,甚至还忽略孩子的心理变化。

       01

        没生孩子前,很多父母都觉得孩子可有可无,甚至有些人认为孩子就是个大麻烦,但是当他(她)真的来到我们跟前时,就像上天呈现给我们另外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有苦有累,但更多的是内心洋溢出来的对孩子的爱以及满满的幸福感。孩子是天生的学习者,与其说是父母在教导他,不如说是父母跟随着他的节奏重新探索了这个世界,那些让父母淡忘的记忆,那些曾经那么可爱的大自然,鲜活地回到大人们的世界来。

        我想我还是缺乏点耐心,我可以蹲在地上看孩子在泥巴里玩耍,也可以和他一起数路边的小花蕾,然而生活中的我,总是想着等一下要做的事情、要见的人、要去的地方,急与忙充斥于我的内心,我在逼着孩子跟时间赛跑。可是如果不让他知道时间的重要性,他只会更拖拉,以后会不会就越发懒惰呢?
        
       02 

        中西的教育环境的确有很大的差异,他们讲求天性与探索,我们讲求规则和传承,即使是上课,他们的孩子也是各自的玩自己喜欢的东西,而我们的孩子只能一本正经地坐在课堂里,被动地听老师讲课、认字,穿一样的校服,用一样的书包,就连上洗手间都要按规定的时间集体地去。这也是作者在回台湾度假的时侯,不愿意将孩子送往那里幼儿园的原因,她主张幼儿时期尽量保持孩子的天性,没必要让那么小的孩子适应空间、时间、行为等种种规范。

       虽然西方教育的种种好处,我们也许因为客观原因无法享受,但是何不在生活中多为孩子制造一些创造的机会呢!让孩子多动手,画画、堆砌、表达他的所思所想,引导他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多点坚韧,多点独立与主见。

03

        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自然是离不开给孩子读各种读物,然而现在的书籍哪怕是童话故事都多少会有些暴力情节。作者坚持给孩子的读物把关,把认为不合适的书籍高高放起,不让孩子接触。幼儿时期的小孩还没有具备辨别能力,无论是书籍人物还是动画片情节或者是身边人的行为习惯,这个阶段的孩子都极其容易受到影响,他们会模仿其中的行为,在玩耍时、生气时表现出来。
       
        我记得有段时间,儿子嗨皮特别喜欢用暴力语言,在玩耍的时侯不时冒出一句“打死”这样的词语,有一次发脾气的时侯甚至对爸爸说“我要杀死你“这样的话,令我们非常的震惊。虽然他未必知道这些语言代表了什么意思,他只是在模仿而已,但是长此而往的暴力动画浸润下的孩子成长起来也确实让人担心。至此,我特别的留意他看的动画与故事书,尽量将他往温和的路上带。

 04

      谁能告诉我做”母亲“和”个人“之间怎么平衡?这是很多妈妈们的疑问,包括我也是。有了孩子,我们的时间、精力或主动、或被动的放在了孩子的身上,为他的成长、为他的平安喜乐、为他的一颦一笑而牵动心弦。我们只能在孩子睡着时、在孩子上课或者出去玩时,才可以继续我们的梦想。作者说,即使我清楚地知道我是个需要极大空间的个人,正如一匹野狼般需要空旷的野地和清冷一般,但是当孩子把头放在我的胸口,就能让我感觉到极大的幸福。

       没有生养过孩子的女性主义者,你不曾经历过生养的喜悦和痛苦,怎么可能明白,而你又能告诉我什么?


 05 
     
       华安近四岁的时侯,他的妈妈给他生了个小弟弟,小弟弟一出生便为他带来了越野汽车礼物,那是因为妈妈担心华安会对小宝宝不利,妈妈听过太多关于大宝欺负小宝的故事,希望用礼物来软化华安的心。这招果然奏效,但是弟弟确实是分了妈妈对他的爱,他能清楚的感觉出来,他慢慢变成了小麻烦,开始拖拉,开始耍赖,埋怨妈妈不再爱他。如何更好的平衡两宝之间的关系,使得同胞间相亲相爱,这是所有的二胎宝妈都要考虑的问题。生过两宝的父母都知道,去看别人家的新生二胎时,都会带两份礼物,照顾大宝的感受。

       试想一下,本来受尽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小家伙忽然之间受了冷落,心里感觉父母和大家都不爱自己,转而关注身边的这个小宝宝,他心里有何等的落差。有了二胎,更应该多关注大宝的感受,从小事做起,从细节着手。

         书中有段描写特别的好:两个孩子,虽是同一个妈妈生养,但是他们出来的那一刻就是两个不同个性的人。第一个孩子曾经独占父母的爱和整个世界而后又被迫学习分享,他的态度是紧张的、易怒的、敏感的,但是因为是老大,他成熟而有主见,带领着小的探索这个世界。而小的孩子,从来不曾尝过独占的滋味,一生下来就得和别人分享一切,他自然有个好脾气,他轻松、快乐没有老大的包袱,更容易得到别人的爱,别人大量的爱又使得他更轻松、快乐、随意,这便是两孩的命运。

        想想还真的是呢!我们身边的大哥大姐都比较成熟稳重,而家里老幺都是比较随意的性子。

PS:我最近还在读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是作者作为一个焦虑的母亲,为了解十八岁的大儿子的内心世界,以写信来交流彼此的想法,从中母子间真正达到共同理解。这本书带给千万读者深思,非常有意义的一本书,同样推荐给大家阅读。
只看楼主
全部回复(4)

回复楼主

回帖
小组话题

扫码下载

APP

iOS • Android

想理财却无从下手? 打开应用
通俗实用的理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