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微课,学育儿】契约式家庭教育
该原创文章,属于授权她理财独家刊载,如需转载,请与作者本人联系,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每周三,只要不是太忙,都是我听各种育儿微课的时间,昨晚听的是一节公益课,看到题目觉得新鲜,就听了,感觉还是挺有收获的。
《契约式家庭教育》教育理念:
1、尊重孩子为平等独立的生命个体,在学习中教会合作;
2、“同理心”和孩子交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不断出现的问题;
3、为孩子立规则,用他律引导孩子自律;
4、允许孩子做选择,让孩子从认识自己的能力开始培养自信;
5、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在自由的氛围中培养孩子科学的精神和理性处理问题的态度;
6、以自然地生活而发展学习的目标,让孩子热爱上学,而且不怕接受新的挑战;
7、和孩子建立美好的关系,给孩子机会表达内心的一切感受;
8、接纳孩子的喜乐哀怒的情绪,教会孩子用健康的方式表达心中的不愉快,教会孩子和别人互动;
9、学会等待、学习轮流等人际关系的相处之道;
10、给孩子以责任,教会孩子经营规划人生的能力;
11、放手给孩子自由,教会孩子在选择中成长!
胡教授在讲课过程中,都是以案例的形式深入浅出地引出她的很多育儿观点,针对年轻人群中轻生自杀现象频发特别指出:家庭教育首先要培养生命教育。“我”才是所有问题的根源,教会孩子要认识自我,反思自我。
针对现在很多孩子读完书之后走上社会极度不适应,她强调要从小为孩子树立职业意识,就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会性大脑。而孩子3岁以前的人际关系主要是和父母的关系,因此孩子的社会性大脑却决于父母的刺激。父母应该成为孩子未来职业成功的引领者,家庭教育最终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个健康的社会人。
让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的堂弟,他硬生生将一把好牌打成了死局:本来考入名校,可是因为遇到困难不知所措,逃避学习,最后沉迷电脑游戏而不能毕业,还不争取拿到毕业证,得过且过,最后毕业证拿不到只好还是去工厂做工,工厂做工就好好做吧,又经常各种看不上,不是嫌弃工资低就是吐槽上夜班工作苦,所以辞工是常事,这样还能挣到钱啊?发一点工资,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全用来玩手机游戏了。第一年,回家没钱,靠借;去年,早早辞工又不回老家,听说卡上只存了8000元。你叫他学技能,他不听也不动;平时没事从来不和大家联系,只是需要借钱的时候才打电话;人情世故全都不懂,看到别人也不学;特别懒散,看到别人做事他只是坐在那里占着最好的地方玩手机……类似他的事还有太多,而且基本听和他一起的弟弟以及姑姑、叔叔们讲的,总之是:不在一起时,觉得可怜;在一起看到他的所作所为觉得可嫌。
经常在思考:从小聪明伶俐的堂弟何至于到了这一步呢?主要还是家庭教育的缺失。
一、母爱的缺失
堂弟两岁的时候,婶婶就因为和叔叔吵架,不过叔叔也的确是不太靠谱,不知时绝望了还是一时冲动,在一个寒冬的深夜里喝农药自杀了。就这样,可怜的堂弟在还是婴儿的时候永远失去了妈妈。尽管后来由姑姑和爷爷以及大家帮忙抚养,但是母亲的爱和教育是谁也比不上的吧。还记得那时候《世上只有妈妈好》,我们从来不在他面前唱起,他也从来没有叫过妈妈吧。甚至于因为一个堂叔经常带他玩,他模仿堂叔喊妈竟然把他叫妈妈。
如果,婶婶还在世,有她的言传身教和母爱亲情,我想堂弟应该要懂事和坚强自信的多吧。有时候,我们还会谈起她,那也是一位勤劳肯干又善良的农村妇女,堂弟如果跟着她长大一定会是一个很好的孩子。可惜,她性子太倔,叔叔又不争气,最后导致堂弟的可怜和悲惨。
二、父爱的错位
本来母亲不在了,如果父亲好好教育,孩子也是会成才的。可惜,我的这位叔叔,也就是堂弟的爸爸,在我印象中从来就没有靠谱过。据爸爸和妈妈讲述,没成家的时候,就不务正业,遇到农忙就跟爷爷跑到外面去唱戏,一个钱也不挣,最后分家的时候还提出要分我爸爸和妈妈自己借钱买的房子。结婚之后,也是不顾家,估计还有私生活也不检点,没有钱到家里也不帮家里分担劳动,我那可怜的婶婶才会想不开自杀吧。婶婶死后,他还不反思,也不管堂弟,而是狠心把他丢给年迈的爷爷和要出嫁的姑姑出外打工。最后,还干脆一意孤行去邻村跟一个寡妇同居,完全不顾及堂弟的感受。后来又抛弃那个同居者,又出去打工,一贯好吃懒做又幻想一夜暴富,于是就卷入了传销组织,就开始到处骗亲戚朋友的钱。等到弟弟大学读不下去了,就开始以为可以回家养老了,对在家不愿意出去工作的堂弟没有一点反思和同情,只是一味的职责和羞辱。堂弟终于出去工作了,就开始叫他寄钱回家给他开销了。
这样的父亲,跟没有是一样的啊,没有尽到一丝的责任和义务之外,教育方式也不对头,从来没有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只知道无理的比较和无端的职责。所以,我堂弟一方面是很讨厌他的爸爸,因为从小打到都没怎么管他,所以说他的时候也不听;但另一方面又很依赖,毕竟谁不想有个温暖的家和疼爱的爸爸呢?所以,尽管自己没钱,对于爸爸的要求也不拒绝。
这种父爱在自己爸爸的身上得不到,那么就被堂弟投射到了爷爷的身上,可是爷爷怎么能是爸爸呢?所以,错位的父爱,让堂弟再一次错过了收到良好影响和教育的机会。
三、长辈的溺爱
堂弟从小就是大家同情的对象,因此也格外疼爱,甚至都有点溺爱了。比如,我最小的叔叔以前在外工作每次回家带回来好吃好喝的,从来都是给堂弟的,没有我和弟弟什么事。我的爷爷,也是总是说他可怜,在家里什么都不让他干,遇到事也只是哭,然后大家一起想办法,不管犯多大的错从来不舍得批评和打骂。我的姑姑,也事慈母多败儿,一直当堂弟儿子一样关心,直到现在每次都会说他是没娘的孩子啊,可怜,要我们无原则地包容和帮助他,关键他烂泥扶不上墙啊,外人再着急再帮忙,自己不努力怎么办?我们一家虽然想管,但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真的不好插手,弄不好还成了恶人了,所以只是在需要帮忙的时候予以无条件的帮助。
这样无原则的溺爱,其实也是害了他。导致他现在四体不勤的,而且在同情中长大的孩子超级没有自信,更多的是自卑和无力感,至少我堂弟就是这样的。大家无条件地帮助他,在他看来这些都成了理所当然的了,毫无感恩心理,当然我们丝毫没有要他报答的意思。有的时候,他道理都懂,就是没有勇气和信心去迈出那一步,旁边有没有坚定的力量在支撑着他,所以总会半途而废,最后一事无成。所以,看起来无私的爱,到头来却变成了害。
正是因为这些,导致他缺失了很多的该有的教育和引导,所以才有了今天这样一个让人担心又怒其不争的大孩子。今天还打电话过去问姑姑,最近堂弟有没有好好做事,反应目前做事还行,希望他能一直坚持下去吧。
------------------------------------------分 割 线------------------------------------------
接下来是我作为目前的一年的自查部分了:
胡教授最后指出家庭教育必须认识到:(通过笔记整理)
1、家庭作为一个系统,必须要有一定的规则,缺乏规则的家庭,是万万不行的;
2、父母双方要有明确的价值观,要有一致的养育观念,明确的价值观就是家庭的信仰和文化;
3、作为父母要有积极的心态,要做喜乐的父母,学会和孩子一起去热爱生活,去感受美好生活的每一瞬间;
4、教育的过程是双向的,父母和孩子应该是个体生命对个体生命的相互尊重、相互配合、相互理解和相互成全。
第一年和孩子相处,初为父母,尽管一出生我就和老公讲了该爱时要爱,该严时得严,但是我们总是沉浸在孩子成长的惊喜中,难免会有经验不足和规则不清,目前我和她爸爸的养育观念还是基本一致的,一致认为孩子必须要教育和引导,而且愿意花时间和精力来陪伴。
并且为了给女儿创造一个温馨有爱的家庭氛围,我和老公一起在改脾气,改做事的方式,尽量少吵架少发货,多冷静多理解,所以目前心态还行;一直都在学习怎么做父母,不过我还是有点小小的焦虑和偏执吧,比如坚决不让她吃药,哪怕是病了。老公只有瞒着我偷偷带她去看医生,吃药等,老公有点小溺爱和纵容,不能再过度了,这个度我还能接受的。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通过养育女儿的过程,我也学到了很多,所以也要感恩她的到来,不仅让我们的生命更完整,最关键的是让我们不断进步,更加成熟了,当然需要学习的依然很多,前面的路还长,困难也会不少,但是我相信爱和智慧一定会化解这些,让我和孩子一起共同进步、快乐成长。
我深刻感受到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