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阿勒泰的角落》
一位同事正苦口婆心地对一位对学业倍感迷茫厌倦的女生进行开导;另一位同事正疾言厉色地斥责两个翘课的淘气男生,而我刚从李娟笔下的世界中抽离出来,合上书页,冥思苦想该如何将澎湃于心间的万般感慨倾泻于纸面,完成对自己的期许。结果是当我关上书的档口,所有的浮想联翩、所有的美好感觉、所有的思考都忽然间遁了形,仿佛随着书页的关上而被封住了,面对着空白文档茫然无措。“甭写了!你能写出啥玩意儿来?没的辱没了人家好好的作品,还自取其辱!”一个幽灵般的声音从内心幽幽地飘荡出来。带着自怨自艾的愤怒和自我无能感的羞愧,我“嚯”地从座位上站起来。“对,为什么写?反正怎么写都像一坨狗屎!”
然而却有一股不知什么性质的力量将我摁下来,也许是完成任务的需要,也许是为了一直小心翼翼地怀揣着的那个只能跟自己诉说的秘密,也许是李娟文字所带来的怦然心动,也许兼而有之。
我继续盯着空白文档,耳旁响动着两位同事的谆谆善诱声,而我的心则渐渐地飘向了那个因为陌生而倍感好奇的“阿勒泰的角落”。周遭的嘈杂退去,视野变得开阔宁静起来,接连不断的戈壁滩一直铺陈至天际,与湛蓝澄澈的天空衔接在一起,构成了一块巨大得令人震撼的幕布。在这张荧幕上上演着怎样的戏目?千百年来,牧民们过着“绵绵千里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在四季轮替中上演着人间的悲欢喜乐。
李娟,这个出生在四川的女孩,被生活带到了新疆北部的阿勒泰地区,并在那里度过了其“最富好奇心和美梦的年龄”。没有受过完整教育的二十岁不到的她却用能用如此不同凡响的文字记录着自己的生活,令人啧啧称奇,也正是从她的点滴生活记录中我们得以一窥阿勒泰乃地区的风土人情。
她的文字有如山间流淌的清泉,灵气四溢,干净通透到一尘不染,勃发着对生命的乐观气息。何以在粗粝的生活中却能以如此恬静欢欣的笔触来记录生命的点滴?在自序中,她说:“大约因为从小生活动荡,才更贪恋宁静与一成不变;因为历经暴力,才更愿意描述平安与温柔;因为悲伤,才敏感于喜悦。”也为此,她的文字总是容易让你无负担地迷醉其中,或捧腹或莞尔或沉吟。
我想,为何“人人心中有”的那些个普普通通的字词在作者笔下却能够幻化得妙趣横生起来?生鲜活泼的画面感实在让人不忍释手。在读《我们的裁缝店》的时候,我乐不可支,竟咯咯地笑出了声,惹得身边的那个同事莫名其妙了半天,可她的莫名其妙却也阻止不了我继续傻乐,终于将其好奇心勾起,竟来抢夺我手中的电子书,我也只好就范,将“那幅”妙绝的“肖像画”给她看:“温孜拉的妈妈实在是太胖了!如果只从正面看的话,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就只是胖而已,胳膊比我腰还粗,胸脯像兜着一窝小兽。当然,胖的人多的是,比她宽大的人不见得没有。但是,请再看她的侧面——她的厚度远远超过了她的宽度。这个老妈妈的屁股由于实在是太大了,大得只好举着屁股走路,举着屁股站立,并且举着屁股坐(至于睡觉是怎么个情形就不太清楚了),使这屁股跟一面小桌子似的,上面随便摆点什么东西都不容易掉下来……胖成这样,实在不容易呀。”从同事嘴角边上荡漾开的笑意让我为自己发现了李娟这一“宝贝”而颇感得意,突然间得到鼓励般的竟想要将“李娟”广泛“兜售”出去了。话说,这年头要发现有趣的好书真不容易的呢。
在此文中,还有另一处描写“胖”的文字,也令人忍俊不禁,不过不是正面描写而是侧面交代:“哈迪那很胖,她和她的缝纫机一搬进来,我们的小店剩下的空隙就只够两个人侧着身子站了。要是她想站起来取个东西,所有人都得全部让到门外去。”
除了此文之外的其他文章中,足以证明李娟对于人物形象把握水平之高明的例子比比皆是,毫不例外,都是夸张有趣但不乏直率,惟妙惟肖,绝无雷同。这样富于想象力的文字出自不到二十岁的年纪的人笔下却是情理之中。
当然,李娟不是只会一味讲“笑话”逗乐,她时常会有某句话扣动你的心弦,让你冷不丁陷入思考。在第一篇《一个普通人》中是这样结尾的:“在卡吾图,一个浅浅写在薄纸上的名字就能紧紧缚住一个人。”让我沉思良久。
在《我们的裁缝店》中在意外为帕孜依拉做了最新款式的“马蹄袖”衬衫后她说:“假如我们尝试改变,说不定会过得更好一些,但也说不定更差一些。但是,无论干什么都不会比此时此刻更确定、更有把握一些。是不是在不知不觉中,那些还有其他梦想的岁月已经成为过去了?想想看,我们生命中那些最欢乐最年轻的时光都爱了学习这门手艺、使用这门手艺上,我们肯定不仅仅只是依赖它生活吧?”她在总结中自问,也问读者。读到此处的我,目光从书页上移开,轻轻闭上眼睛,心底回响着:“是不是在不知不觉中,那些还有其他梦想的岁月已经成为过去了?是不是?是不是?是不是?……”在安于确定有把握的当下的时候,我们有多少人错过了可以有梦想、能实现梦想的岁月,而终于必须忍耐自己曾一度认为难以忍受的生活。
李娟的笔下没有宏大的叙述,更多的是与她亲身经历的相关的人、事、物,也为此她的文字总是显得诚恳自然。如果说在城市的摩天大楼中人随时可以感受到人类自身可骄傲的种种资本,那么身处偏远荒寒的大西北,在面对种种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几乎永恒的苍茫景致中,人应该处处都能自觉平凡与渺小吧!于是,人与一花一木一虫一山一水,都是自然界平等的一员,因而她笔下的自然界和物种都被给予了充分的尊重、散发着浓浓的情味和灵动的气息。
由于生活条件的艰苦和简陋,人更少为外物所累,因而能够更专注于生命本身的美好与喜悦。而李娟将这些美好的瞬间捕捉,让更多的人得以感受其所感受。读李娟与读三毛,你都可以忘却周遭的纷扰和暂时抛却当下的不悦,她们的文字风格很像。李娟被称为“新疆的三毛”。当然,无需“三毛”的“捧场”,李娟的文字依然可以骄傲的在读者的心中缠绵久远。
好久不见
忙完六月是不是就会轻松一些?
孩子们辛苦 老师也辛苦啊
收到啦,高中老师是很辛苦,注意休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