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呼吸—平静的第一堂课》读书笔记(一)
作者简介:德宝法师,12岁时在斯里兰卡的马兰德尼雅剃度出家。20岁时受具足戒。取得了美国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在美国大学、乔治敦大学教授佛教课程。1982年起担任修行协会的会长。现居于修行协会,为比丘及比丘尼进行剃度训练,并指导一般社会大众闭关修行。其著作《观呼吸—平静的第一堂课》已被翻译成好几种语言在世界各地相继出版。其泰文节译版本,被选为泰国高中课程的教材。
本书向初学者详细介绍了内观禅修的各个方面。解决了很多初学者的困惑和疑虑。先阐述了为什么要禅修,然后纠正了人们对禅修的一般认识。多角度阐述了禅修不是什么而是什么,我们对禅修要持有什么样的态度。禅修的要素包括禅定和正念。最后精要明晰地指导初学者应如何进行内观禅修,怎样调身,怎样调心,怎样规划自己的禅修活动,怎样处理禅修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首先,为什么要进行禅修呢?
对我们多数人来说,完美的快乐是得到一切想要的东西,把他们纳入控制之下,像凯撒大帝一样君临天下,但是这一套根本行不通。
宇宙的本质就是变化流动。变化永不止息,生命无时无刻不在流逝。永远不可能和原来一样。人们在你的生命中来了又去,朋友离开,亲人消逝,你时来运转,然后再走下坡路。有时你赢,但又会再输,永不止息。变化,变化,再变化,永远没有两个时刻完全相同。而面对这种无尽的流动,人类的文化却教导我们做出一些奇怪的反应。我们把经验分类,并试图捕捉每个感受,每个无尽流动的心灵变化。再把它们分别放入“好”“坏”“不好不坏”这三个心灵的鸽巢中。然后,再根据不同的鸽巢,我们以一组固定的,习惯的心灵反应来产生认知。
对被标示为“好”的感受,我们想着将时间冻结在那里,紧抓着它,抚弄,把玩,不让它跑掉。当它留不住时,我们便竭尽全力重复那个会引起这种感受的经验,这种心灵习惯称为“执著”。
对被标示为“坏”的感受,我们会尝试推开它,否定它,排斥它,想尽办法避开它 这种心灵习惯称为“排斥”。
而对“不好不坏”的感受(占到感受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我们忽略它,然后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到无尽的贪爱与憎恶的行为上。这导致我们固步自封。之后,我们质疑“为什么生命如此乏味?”
“苦”在佛教中是个重要字眼,需要被彻底了解。这个字的巴利文是dukkha,它不是指身体的痛苦,而是一种深沉且微细的不圆满的感觉,这种不圆满的感觉存在于心的每个瞬间,是我们固步自封的结果。佛陀这么说过“生命的本质就是苦”。这听起来太过病态与悲观,甚至显得不真实。难道我们生活中就没有许多快乐的时光吗?那么来审视一下你真的觉得满意的时光。仔细检视,在愉悦底下,始终潜伏这微细而无所不在的紧张。无论多么棒的时光,都有要结束的时候,无论你获得多少,无可避免地,你不是失去它,就是要用下半辈子一边守着它,一边计划如何得到更多。
这听着凄凉吗?不!其实一点也不凄凉,只有在那个固步自封的心灵机制的运作下,才会觉得凄凉。而另外一种视野,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观,在那个层次,内心不会想要冻结时间,不会试图抓紧流逝的感受,也不会把事物排斥在外或者忽略它们。那是超越好与坏,乐与苦的经验层次。那是个看待世界的有趣方式,并且是可以学会的技巧,虽然不容易,却是可以学习的。那就是禅修。
禅修能从内在彻底转化一个人,净化人的心灵。文明只会改变一个人的外表,禅修则能从内在彻底转化一个人。进入禅修一端的“你”和踏出禅修另外一端的“你”不同了。禅修透过一连串让你变得更敏锐的过程,借由深入觉察自己思维、语言和行为,而改变你的性格。禅修被称为“伟大的老师”,它是净化的火炉。透过觉知,缓慢而确定的运作,你的了解越深,你就越具有弹性与耐性。而且越慈悲。变得像完美的父母或者理想的老师,随时准备好宽恕与包容。你因为了解别人而爱人,因为了解自己而了解别人。你深入内观,看出自我的虚妄及你自己的人性弱点。你了解自己并学会宽恕与爱。当你学会对自己慈悲的时候,对他人的慈悲也就油然而生。一个禅修有成者,已经对生命达到深刻的觉悟,他或者她必然会对世界有着深刻无私的爱。
要了解努力禅修是否值得,只有一个方法:学习正确地做,并亲自去体验。
恩,这本书我一口气看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