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理财

登录 注册
#你是如何看“寒门出贵子”的教育方式?

来自辣妈班・4篇帖子・63人参与

发帖
玉色蝴蝶

寒门出贵子,不过是成人式的幻想

玉色蝴蝶
玉色蝴蝶   玉色蝴蝶 2017-05-25 05:15 阅读(4349)

        前几天,我朋友过生日,就约了几个朋友出来聚会。那天,我比较早到,就和朋友坐在一起聊天。没有多久,有个女人带着儿子走了进来,朋友招呼她坐下来。


       我扫了她一眼,发现她打扮的花枝招展,儿子却穿的有点拖拖拉拉,心里就升起一股别扭。


       朋友简短地介绍一下,我才知道这个女人也是我的同乡,家里挺有钱的,老公在国内做生意,她在英国带孩子上学(迷信英国教育汗)。


      我们几个人就一边聊,一边等其他人。然后,那个孩子四处张望,看到周围的桌子都上菜了,可能肚子饿了吧,就开始缠着他妈妈喊饿。


      女人刚开始说了几句,之后就完全不理睬儿子,不是和我们聊天,就是一直打电话。总之,儿子不停地喊饿,母亲就视若无睹。


      我朋友看不下去,赶紧叫我们先点几份茶点填填肚子。没有想到,最先上桌就是我点的(我很久没吃,想吃),那个孩子立即夺过去,直接用汤匙吃起来。


      我看他狼吞虎咽,顿时觉得恶意满满,就想着,等会吃饭的时候也是这样,我估计吃不下去(最讨厌吃饭不用公筷的人,别人不想吃你的口水呀)。


       后来的情形可想而知了,凡是摆在他面前的食物,他就算不吃,也要用筷子或者汤匙碰一碰,大家看到,当然不敢吃。


      等生日宴结束后,我朋友无比后悔请了她们母子来。


       我就十分好奇问朋友:看他妈妈的打扮那么时髦,应该不缺钱吧?


       我朋友苦笑:她就怕她儿子到处乱说她们家很有钱,就一直扮穷。但我没有想到她儿子会这样。


       后来,有几个朋友私下跟我谈起那个女人,就说她对儿子极其苛刻,信奉的是”寒门出贵子“这种教育方式,从来不敢给儿子太多物质享受,以至于这个孩子看到什么都好吃,就像饿狼扑食一样,偏偏孩子的母亲不觉得这样有错,总是说:孩子还小,大了以后就不会这样。

 

       我不敢苟同:就连吃饭都不能满足,这孩子长大能成什么事情?


       我朋友替她辩解,就说她平时做饭也很注重营养,就是比较少外出吃饭。还跟我举例子,说她的儿子在家里吃饭多么挑食,不管多好的饭菜,都吃不完。


        我没有继续说下去。我想,她儿子会这样,就是她平时拘束的太腻害,孩子很少在外面吃饭,一旦有机会在外面吃饭,即使吃不完,他也要将食物占为己有。


       就像《稀缺》里所说的,一旦我们生活中缺少某些东西,就容易被那些东西占据大脑,以至于忽视其他东西。比如这个孩子,他很少在外面吃饭,看到外面的饭菜,就觉得特别香,特别美味,就特别渴望,以至于会用那种方法来霸占食物(我不知道他妈妈有留意到这一点?)。


      为什么寒门出贵子难?倒不是像那些媒体所说的阶层固化。在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真的能固化,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阶层也是一样的,没有任何一个阶层是属于稳定的并且长久不变的。


      寒门出贵子难,原因无非是三个:


      第一:眼界被局限


      眼界非常重要的,有时候,某些人会走到时代的前面,就是他的眼界广阔,能看到别人所看不到的。如今这个社会物质丰富,很多孩子都能接触到高端科技的东西,换句话说,这些孩子的眼界,其实都比我们强万倍。这也是为什么,我朋友经常感叹自己小时候蠢萌蠢萌,完全不像现在的孩子那样精明,小小年纪都开始计算各种利益和得失。


     一个孩子在物质匮乏的时候,他的眼界就局限在物质上,每天就是动脑筋想着要如何让父母满足自己的小小愿望,如果父母满足了,也许这件事就过去了,如果满足不了,就容易在他的内心种下一粒粒小种子,长大后,他有能力去购买的时候,就容易陷进去不可自拔。


     就像我认识的一个女生,她特别爱吃零食,即使她知道零食很多防腐剂,各种色素,但是她就是停不下去,一天不吃零食就浑身难受,感觉这个世界很黑暗。


     后来,她跟我说:小时候我特别想吃零食,周围的小朋友都有零食吃,就我没有。等我出来工作,我就跟我自己说,我要吃一辈子的零食。她还告诉我,第一次领了工资,她就全部买了零食,整整吃了一个月(不吃饭,狂塞零食)。


       第二:自卑心理


      当别人都有,自己没有,人就会产生一种微妙的心态。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人就会产生我不如人的心态。在现代职场上,自信心是很重要的,一个人没有信心,他如何成功?


      并且,这类人非常敏感,容易将别人的话反复琢磨,猜测别人是否看不起他,总之,整天都用阴暗的心态面对人生。


      第三:自私


     人都是自私的,但是越是贫穷的人,越自私,因为在我们看来,就是一毛三分钱,不值得去计较,但是长期处于贫穷,不满足状态的人,他就容易将几分几毛记在心里,斤斤计较。这一切都不是他的错,他也想做一个慷慨大方的人,但是贫穷就是一个巨大的魔咒,笼罩在他内心的深处。


      当然,这篇文不是说要大家无止尽地满足孩子的愿望,而是希望大家以更理性地心态教育自己的孩子。什么富养女儿穷养儿子,都是不合理的。

只看楼主
全部回复(23)

回复楼主


回帖
小组话题

扫码下载

APP

iOS • Android

想理财却无从下手? 打开应用
通俗实用的理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