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人生的84000种可能》
读《人生的84000种可能》,喝喝鸡汤,谈谈感想。文中说的种种方法,人生的种种可能都是可实行的,关键在于你究竟能坚持多久而已,考验的是个人的自控力,这一点我很佩服艾力。
开篇艾力讲述自己的故事,父亲在他大学毕业时去世,家里一下失去顶梁柱,他是如何走出困境,他说先要正视困境然后去找到出路最后就是奋斗了。他说奔丧结束后回到北京工作,给自己定下22条“军规”,全方位自律。3年内,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我的想法是也许人真的会在困境中绝地反击,绝处逢生。可是,现在的大多人应该很少面对困境或是绝境。他们往往遇到的只是简单的挫折,远不及艾力那般压力重大。也可以说现在大多人过得都很顺风顺水,相对安逸,相对容易得到满足所以会少了对自己的高要求高标准,或者认为周围人都这样啊,干嘛那么拼呢?老话说“居安思危”,我想有这种危机感的人是少数的人,所以这样的人未来有无限可能,而平凡的大多数往往喜欢有一份安稳的工作,父母准备好婚房,嫁妆陪一辆车,也是有房有车一族了,小日子过得相当不错,还想那么多做什么呢?我想这就是所谓的舒适区,有多人不是因为外界环境的改变自己走出舒适区的呢?这样的人真的很值得人敬佩,反思自己我真的没有做到,总会拖延,总是对自己一再放松要求,不然怎么会拖到最好一天才交这边读书笔记呢。所以读《人生的84000种可能》我最佩服的就是艾力的高度自律,他说:“绝境,锻炼了我”,也许绝境锻炼的就是他的自律能力。也许我们也要环境让我们必须做一些让自己变得更好的事,可是这样依赖环境的自律会是长久的吗?答案是否定的,艾力的绝境也只是最初是他作出高要求的契机而已,现在艾力很成功了但他还是很自律。所以说环境永远不是决定因素,我们自己永远是关键所在,所以身处舒适区也可以严格自律,高标准要求自己,关键在于你愿意,你坚持这么去做罢了,我想这样的人未来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关于“不可能”的看法,书中说总有人对你说:“不可能”,其实说不可能最多的往往是自己。不知大家有没有同样的感受,当有人对你说这件事以你的水平是不可能办到的时候,往往结果都是你成功了。因为你有想证明自己的冲动,想要对别人说:“看吧,你说错了。”可是别人对你说:“这事你肯定办得到的啦”,但你自己内心却没底的时候觉得自己不行的时候,结果往往真的不行。但实际上你是真的有能力把事情做好的。为什么呢?当你觉得不行的时候,会不自觉的想象出各种做这件事的困难,让你更加确信自己无法做到,而说服自己不去尝试。没有行动所以没结果,真相是你真的去做这件事的时候确实有困难,但没有自己想的那么多,而且一旦开始了再遇到困难你自然回去想解决的方法,而不是像在没开始行动前那样会轻易说不行,说放弃。当他们发现自己一个人真的无法完成的时候他们会想与人合作或是其他方法寻求帮助直到这件事完成。所以,关于“不可能”,只有去做才知道结果。不管是别人说不可能还是自己说不可能,都不能作为事情的最终论断,它只是一个可能性,可能不可能都是二分之一,关键在于行动,其实去做了,大多数都会是成功的,即使没有成功也会收获一些经验,下次遇到同样的事情你说不定就能成功了呢!
我最喜欢书中的这句话:“赢,但不打败任何人。”这句话很深刻,我还没有完全领悟,这边就不分享我对这句话的理解了。
书摘:
1、不要因为坚持而悔不当初
2、你是否能更优秀,就看你是否能在别人休息时,坚持那一小下,把额外一分钟的苦吃完。多一点,只比别人多一点。
3、工作态度:做一件事,不问报酬,立刻执行,先把事做成了再说。少“不”多“是”,少说多做,不断尝试,用结果说话。
4、奋斗路上,总有人对你说:“不可能”。而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精神,“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着,是牛人和平庸者的分界线。
5、赢,但不打败任何人。
我一直都觉得不论到什么年纪,只要你愿意,还是可以改变自己的人生。只是大多数的人停留在各自的舒适区,不愿做变动而已。收录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