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时间》 ——一直以来伴随我的一些学习习惯(1)
这本书纸质书买过一年多了,电子书也粗略的看过一遍。没有补充过它的笔记。
这里再重读一遍,把一些笔记给补充上来。
《暗时间》的作者是刘未鹏,本书大部分都是有关如何学习,时间管理,效率习惯的内容。
其实在前几年这本书还是比较火的,而现在类似的很多书都出来了,例如《好好学习》
《精进》等,我是买到这本书后才知道,这本书大概就是集结了作者博客里的文章而来。
笔记如下:
一,一直以来伴随我的一些学习习惯
1.Google & Wikipedia 遇到问题最先想到的,也是学习某样东西做功课最先用到的工具。
解读:作者在整本书里,写到最多的东西就是“自学”,特别是对他所属的IT行业,很多知识是课堂和书本上的学不到的东西。
很多人会觉得,网上搜索知识和问题的答案是很容易的,其实我觉得并不是这样的。就拿平时的很多学习娱乐,很多人就不具备自我搜索和学习的能力,一本书的电子书,一个电影,做一个菜.... 有些人能够轻松的在网上学到,而另外一些人却是找不到的。
还有另外一类人,他们并没有这种自主学习的习惯。他们是伸手党,逢人便教别人喂给自己吃。
我也是觉得,现在我们身处的时代,虽然信息和资源都特别的多。但是,你真正有那份不受外界干扰的心境,真正有那些像你小时候学每样东西,都手把手教你的老师太少了。
你花钱筛选各种资源,需要有眼力,也需要你自己动脑。很多东西,你自主学习能力比别人强,你学到的东西就比别人强很多。
2.看书挑剔,只看经典
解读:作者的原话是这样的“在选择书籍的时候做足功课是对我们自己的时间负责”这和在超市里买东西时对比各品牌是一个道理。只不过奇怪的是,我很少见到有人对书籍像买衣服那样精挑细选。
我对看书这点,有自己的想法。我觉得想要通过书本学习的人有两类,一类是拼命在找免费的资源,想要节省钱而读到几本书,另外一类是“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看到别人推荐的书,就觉得适合自己买回来,结果书买了很多,却并没有认真读下来一本。
我觉得,我们买书要做功课,也可以随性来买。因为按照书的分类,书可以分很多类,有些是实用类书籍,有些是打发时间消遣的小说,没有好坏,都可以拿来读一读。
做功课的意思就是,买书之前可以看看这本书是什么类型的,看看作者是谁,以及别人的笔记。读书不一定要把一本书全部读完,挑选自己喜欢的章节,进行深度阅读就好。
所以,我觉得只看经典太片面了。
3.做读书笔记
解读:作者说,做读书笔记“一是将自己阅读时的思考总结下来,二是将书中的好例子摘抄下来”“我觉得,人与人学习的差距不在资质上,而在花在思考的时间和思考的深度上。获得多少并不取决于读了多少,而取决于思考了多少、多深”。
对我自己来说,现在也开始养成了新的读书笔记的方法。一是在读书的时候,拿纸笔边读边简略写下好的句子和段落,在书本或者笔记本上会加上自己“思考的痕迹”,以及自己生活中可以如何借鉴。
例如这本书讲到【进度条】有助于每项任务的完成,我并不是读完这一章草率的记下来,而是在想如何联系到自己生活学习上,把想到的马上就记在了书本上。(很早我也是用这种方法来写书评,还会对一个方法和道理,举一反三给书评增添了很多案例。)
而读小说和散文的时候,我也是把好的句子摘抄下来。好的散文会多读几遍,想想作者的这些观点我认同吗?我的生活中有什么类似的例子,我可以拿这个主题自己写一篇文章吗?
读小说(以前的我很没有耐心读一本小说),现在也开始尝试从短篇小说开始读。读完后,我不是读完就算了。我会试着去把整个小说,像讲故事一样复述一遍给别人听。在讲的过程,整个故事对我来说是更深刻和清晰的,别人听完后也会对我“讲故事”有所反馈。
读一些有意思的小说,我觉得并不是消遣。其实也是写作的“素材库”,口头“讲故事”也能增进自己的表达和写作能力。
4. 提到思考,我有一个小习惯
解读:作者这样写道:“提到思考,我有一个小习惯,利用走路和吃饭的时候思考,还有睡觉前要弄一个问题放在脑子里面,在思考中迷糊入睡。发现这样一来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多出来大量的思考时间。”
我很认同作者这种习惯,如果你有一个问题,带着问题入睡。其实你睡觉的潜意识,一直在帮你思考你需要解决的问题,它并没有停止工作。当你醒来的时候,可能你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思考就是要“伏案于桌前,不想明白不离开”。其实很多灵感和想法并不是来源于这里。大脑大概喜欢放松的状态下,思维才是最活跃的。(在一些相关的书籍里看到的)。很多时候我们的灵感会来源于洗澡放松的时候,在路上散步的时候,你放下一件事去处理别的事情的时候。总之,老盯着一件事,并不一定会找到解决的方法。
关于读小说那点,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