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老,是我们的初始资产
1. 一个小故事
啃老一词,带有太多消极的因素。总让人觉得是不好的词。一直到我看到一个小故事。
故事的大意是讲父子俩的打赌,父亲要求儿子利用所有可利用的资源,抬起一个重物(貌似),儿子失败了。然后父亲严肃的说,你并没有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儿子不明白,父亲说,我是你的父亲,我站在旁边,那么我也是你可利用的资源。
如果说利用父母的资源,无论是金钱,渠道,或是高度,就是啃老。那么那些富有的家族,每一代都在啃老。他们是啃老吗?并不是,他们只不过站在上一辈为他们搭建好的高度上,继续往前走而已。一个富有家族的成功,不是一辈人独自的努力,而是数辈人的积累。硬要撇开父母提供的资源,那叫矫情,不叫独立。
所以,啃老一词,并非是贬义词。
2. 父母是我们的初始资产——源自人生的资产负债表观念
这半年来,我获得的最有价值的一个鸡汤理论,就是人生的资产负债表这个观念。
出生了,我们获得的一项资产是父母,同时增加一项负债是以后的赡养责任
学习了,我们获得的一项资产是新的知识,同时增加一项负债是付出的时间和精力
旅游了,我们获得的一项资产是一路风景和心情,同时增加一项负债是花费的金钱和时间
……
人的一生,不过是在不断的把我们的资产负债表不停的做增减项。有的人,资产负债表很简单,有的人,资产负债表会有很多很多项。不过是每个人选择不一样而已。
我更喜欢资产负债表的英文描述,balance sheet。只有平衡,才能走得更远。
所以,父母,包括他们能够提供的资源,都是我们的初始资产。为了平衡,我们要尽到赡养和回报的义务。这是balance的一个体现。
也因此,我的观点是,不要给“啃老”加上太多道德枷锁。坦然接受,诚心回报,那就很好。前提是,不断丰富自己的羽翼。
3.正确的投资,回报率会有多高?
这半年多一直在看房,也因此去了解了更多北京房价的发展史。08年,北京的房价八九千块,包括我们也觉得好贵好贵啊。当时不限购,贷款政策也宽松。当时婆婆一直催促老公看房,他们可以提供几十万的首付。然而,我们觉得房价太贵,拒绝了。然后他们把这笔钱拿去放贷,至今没回来。
如果,虽然没有意义,但还是可以设想。许多人对一个领域的误解,往往是放不开。就如我们当初拒绝涉足买房,如果我们是在08年涉足买房领域,那么今日,资产不可同日而语了。所以,这个事情,无法说。
四年后,我们还是啃老买了房,房子更贵,更小,啃得更多。
每一代人对比自己的上一代,必然是有进步的,也因此,我们这一辈会获得比父辈更加丰富的资源和眼界。
我的一个小同事,工作时北京已经限购,她父母有钱但没有购房资格,她落户后父母用她的名义,买了两套房,短短五年翻四倍。今年她父母卖出一套北京房产,在家乡买了别墅,此外她在国外留过学,对海外房产也很有研究,卖了北京房产之后,她带着她父母在海外购置了一套房产。利用孩子的北京购房资格,她们家族的资产,涨了许多;利用孩子的眼界和资源,她家的资产配置更加多元化。这个案例里,啃老不过是父母孩子双赢的一个合作。
4. 丰满羽翼的意义
今年我们还做了一个决定是,计划在家乡给公婆买一套新房子,因为他们的房子已经十几年了,装修都老化了,我们现在回去也有点不够住。家乡的房子不过几十万,很容易实现。而如果他们拒绝,我们也有很好的理由反驳,就是我们不过在回报当初他们的投资而已。我们在做平衡。
如果说我们当初把他们作为我们的一个资源,利用上了,那么现在就是回报股东的时候了。他们就是我们的股东。
=====================
后记:啃老,本应该有更加积极的意义,好比他们帮我们搭了一个高度的台阶,我们站在他们的高度,继续往前看,这才是一个成功的投资。也因此,单项流转的啃老,没有负债作为回报,不够平衡,早晚要失衡。

嗯,我们也要给我家孩子更多的资产让她们啃
嗯 希望未来我娃也有老可啃 哈哈
肯定有的,哈哈
特别赞同,啃老与回报其实就是一种平衡,过于教条的撇开父辈资源单打独斗并不明智。
赞同这种观点,其实真的是父母与子女的双赢
单向流动,所以不平衡
是哒~
切入点很有意思
希望自己娃以后有老啃,虽在小城市也不放弃学习的脚步~
很对!最近也计划给双方父母买房和换房。虽然又要花费数百万,但不感觉是负累,反而动力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