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传身教多陪伴---《最美的教育最简单》
几个月前读了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再读她家庭教育的第二部作品,真真是收益良多,不是会生孩子就会做父母,在当代,做个好家长必须要学习,教育的真正准备是完善自己。一个人没办法选择自己有什么样的父母,但可以选择自己成为什么样的父母。无论你置身都市还是乡村,是贫穷还是富有,是高官还是平民,你都可以把最好的教育送给孩子——让孩子成为一个身心和谐的有用的人,这是每位父母都有能力送给孩子的最宝贵的财富,是生命中最美的馈赠。
作者从五个方面阐述了简单教育的重要性。
一. 保卫纯真童年
1. 不要阻止孩子的创造力和好奇心,给他一些“搞破坏“”的机会,它价值千金。
2.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一个人,从童年走向成年的时间很长,这是大自然的精心安排,它为每一种有巨大潜能的生命,留出足够的积蓄能量的时间。童年的任务不是向外延伸而是向内积累。一个人内在力量的强大,未来才可能处理好自己和世界的关系---这才是培养竞争力正常的顺序和逻辑。生活中最大的敌人不是任何具体的对手,而是“虚荣”和“恐惧”。
3. 习惯的对立面也是习惯:儿童的“马虎”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是学习和生活中最不值得一提的小问题,是他们走向精细必不可少的提示。山路本身不是顶峰,想要达到顶峰,山路上的跋涉一步都不能省略。孩子有自我完善的能力。
4. “三不原则”让孩子学会与同伴相处:不生气,不介入,不怕吃亏。这些看似消极,意义却非常积极,它的主要功能是避免了成人破坏性的参与,而且它内含一种信念:儿童有能力自己解决相关问题。孩子的天性各不相同,不要指望孩子在人际交往上的表现恰好符合你的理想。
5. 自由的人才是自觉的人:一个没有机会进行自我掌控的孩子,不可能学会自我控制。一个不被信任,总是被当小偷一样提防的孩子,很难发展出诚信,自尊的品质。
6. 反自然的往往是有问题的:一旦真正理解了自然界的力量,就必然会获得寄托着一切幸福的灵魂深处的安宁。
二. 净化育儿观念
1. 严厉的教育是危险教育:儿童是脆弱的,成长只需要鼓励,不需要惩罚,一切严厉的对待都隐藏着某种伤害。教育是件“秋后算账”的事,虽然儿童的缓慢成长给了一些人以暂时的幻觉,但栽下罂粟不会结出樱桃,恶果不知会在哪个枝条上结出。
2. 强势的父母常常对孩子具有超强控制力:“在外是总经理,回家也是总经理”是家长的大忌,也是整个家庭生活的大忌。放松管制,最好的管就是不管。
3. 不要把牛顿培养成牛倌:孩子和孩子不一样,每个孩子都应该得到尊重。不经意的损害,往往就是剥夺孩子手中的一件玩具开始。这就是为什么牛倌遍地都是,牛顿凤毛麟角。儿童是脆弱无助的,他们的天赋需要激活也需要呵护,家长在孩子的成长中既要成为孩子的助推器,又要成为他们的保护伞。卢梭说:“卓越的天才彼此间另有一种语言,凡夫俗子是永远不能懂的”
4. 如何让孩子学业和游戏双兼顾:爱的最高境界是不打扰,它比不停的给予更让人幸福。这点对儿童教育,婚姻维护都是适用的。想长久维持的东西,必须给出足够的空间。天下所有的儿童都需要玩耍,就像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母爱一样。教育和其他事情的最大区别是,要实现长远大目标,必须经常以牺牲当下小目标为代价。教育手段如果不包含有善意和悲悯情怀,又怎么能指望孩子学会爱和同情呢?
5. 规矩太多,难成方圆:童年是坚强的,也是脆弱的。一个人的童年可以在物质生活上贫穷,不可以在精神生活上苦难。“守规矩”这件事在幼儿期几乎不需要强调,越年幼的孩子越不该给他定规矩。弗洛姆说“在一切爱的关系中,自由最重要”。
三. 回归自然养育
1. 启蒙教育要做的两件事:智力启蒙和情感启蒙。一个无中生有的生命突兀地来到世上,在平均两万五千天的人生中,必须在最初最弱的一千多天中完成从混沌走向清朗的大飞跃。人的寿命和智商成正相关,这已是被研究和证实了的。不要轻易将启蒙教育委托给早教机构。孩子的大脑发展最适合的地方是温馨的家庭,最佳的营养是安全感,最好的刺激是父母的陪伴。
2. “隔代抚养”隔开生命的联结:孩子与父母间亲子关系的质量,决定了孩子未来和整个世界的相处质量。一个孩子失去父亲是失去了世界的完整,而要失去母亲,则是失去了整个世界。能有老人帮忙带孩子是一种幸运,坚持隔代帮忙而不是隔代抚养。
3. “寄宿制”是个坏制:孩子读大学前都不应该寄宿。这种否定程度是随着年龄增长而递减的。寄宿制下长大的孩子,是半个孤儿院儿童。其造成的情感疏离,不仅仅发生在孩子心里,也发生在父母心里。最好的寄宿学校也不能代替母亲。
4. 幼儿园最重要的条件是教师:幼儿园真正对孩子产生优质影响力的,是融洽的师生关系。幼儿园教师最核心的能力,不是她的学识才艺等可见可量化的东西,而是她爱的能力,即是她发自内心的善良和对孩子们的尊重。
四. 赢在教育细节
1. 潜台词是最重要的台词:从理论上说,人们都知道“耳提面命”与“润物无声”是两种不同的教育境界,效果大不相同。
2. 艺术教育应该是甜的:教育过程不是企业生产流水线,所以不是严格控制每个环节,最后就会出一个好产品。孩子都是有血有肉的,每个孩子都独一无二,有着庄严的内在秩序。“艺术教育”不是“艺术技巧教育”,一个人纵使熟练掌握一门艺术,如果不包含热爱,也不过是个普通匠人。
3. 对艺术教育的建议:多才多艺固然好,但是要考虑孩子的时间成本。以牺牲童年的快乐来换取一些才艺的做法非常不可取。要避免盲目跟风和功利心。
4. 只要办法对,四两拨千斤:《金刚经》里讲,任何一颗恒河的沙粒都包含着整个宇宙。每个孩子也都是一个小宇宙,需要我们心怀谦卑地以诚相待。
五. 完善家长自身
1. 没脾气才会有教育: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氛围,家长自己更受滋养。“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不使惹尘埃”---这是自勉境界。“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超脱境界。没有脾气的胸腔,才能装满教育正能量。
2. 母爱是个逐渐分离的过程:母子间的情感应该是绵长而饱满的,但对孩子生活的参与程度必须递减。强烈的母爱不是对孩子恒久的占有,而是一场得体的退出。成长和分离是对同一件事情的主次描述,成长说的是孩子的变化,分离说的是围绕这种变化父母所做的角色重要性的调整。
3. 做个“不讲道理”的家长:思想家卢梭说过:3种对孩子不但无益反而有害的教育方法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不求完美,这不是一种懈怠,而是一种勇气。人必先征服自己的自卑和虚荣,才有力量面对生命中的种种不完美。不完美是构成完美生命的一部分,它是平衡力,是潜力。老子说“大盈若冲,其用不穷”。有缺憾才是真正的完善,才有永续发展的动力。
不仅在教育上,在一切人与人的相处中,包括和自己的相处,求完美都是一种思维缺陷,凡求完美,必有伤害,接纳不完美才是一种完美行为。接纳配偶的不完美,彼此幸福又放松,接纳朋友的不完美,获得尊重和真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让自己自信而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