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毫不妥协的梦想
在简书上就关注过赵晓璃,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了她的《停止盲目努力:你的人生需要再设计》,用例和观点相穿插,读起来一气呵成,像是作者就在对面上了一堂职业规划课似的。
大概是“三十而立”这个词太过深入人心,太多文章讲述三十岁之殇,职场这一块,常常说,三十岁再切换轨道就晚了;三十岁再升不上去就到天花板了;三十岁就该有一番作为了……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停止盲目努力:你的人生需要再设计》的缺点和优点一样明显,鸡汤太猛,一口鸡汤一个用例容易造成相似的内容重复,校对上甚至有一个明显的修改痕迹留着。不过都说不怕努力,就怕努力错了方向,职场上越走越迷茫该怎么办,究竟该怎么走,书中伴随着35个案例的观点还是有所帮助。
真的有选择吗
面对焦虑、困惑,很多人都想一走了之,曾经网上广为流传的一幅漫画大意是“生活打到了我,我就顺势躺着不起来”被很多人拿来自嘲。实际上,这种类似自黑的内容实际上大概也是掩饰自己的焦虑吧。到了已经该自立甚至成家的年龄,不愿意还伸手向家人要支援,就得保证有收入,这时候想转变轨道,就要考虑到,新的工作能养活自己吗?对现在家庭的现有生活影响大吗?
如果离开现有的工作,没有其他技能,又需要一定的经济收入,那真是没有什么选择的。想转行,收入降一大截,不要再说要是女生,现在的就业大环境更加严峻,很多人的“选择”都成了伪命题。这种情况下,首先要做的就是打磨自己“出走”的资本,不管是修炼技能,或是积累资金,有了底气,才有真正选择的可能。
真的愿选择吗
单纯就工作而言,很多人说理想的工作是“钱多事少离家近”,实际上除非工作能力达到一定程度,这种理想的工作实在是太难找了。把工作作为生活的一部分,也有人说想要事业家庭等等几不误,样样都做到最好,其实这也是很难的,不然也不会有一堆人抗议美国“第一女儿”伊万卡·特朗普在出书中过度美化,似乎职业女性无法在家庭、事业和个人成就能够三丰收就是自己努力不够。
每个人的精力不一,但都是有限的,如何分配是每个人都要学习的功课,《停止盲目努力:你的人生需要再设计》和古典老师的看法是一致的,人生的“深度”、“宽度”、“高度”,总有取舍,扪心自问,你是最想要最先希望得到的是业内引领、专业钻研还是家庭幸福?我们的痛苦,往往来自内心有着太多想法,什么都想要做却什么都没有着手去做。试着对自己的想法做减法,看看到最后,究竟最不愿放手的是什么,明确现阶段的重心,这样就会多一份方向感而少一份焦躁。
真的敢选择吗
相比选择来说,更可贵的是“改变”的意愿。大家都知道,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生活,就没有“容易”两个字。对于工作来说,也是一样,否则也不会有“干一行厌一行”的俗语了。我就常常只有书中普通人的思维:“我现在有什么,所以我只能做什么”,但实际上真正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我想得到什么,那么我可以做些什么”。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痛苦不是坏事,一味地可以忽略反而漠视了自己给自己发出的信号。找到原因,找到痛点,往往会有所突破。
但是如果现在的工作能满足基本的各项需求,已经温水煮青蛙了太久,没有到“穷”的那种境地,就只能靠自身具备强烈的改变意愿和强大的意志力,才有可能漂亮地赢得一场职业生涯的变革战。只要真的想有所突破,不论成败,至少有了看待人生更广阔的视野。
实在没有选择怎么办
这本书最好的地方是,没有一个劲地鼓吹人生就要逐梦,就要放手一搏,也很实际地应对了很多人最终的情况:目前只能继续做这份工作,这种情况怎么办,难道就只能焦躁下去吗?
《停止盲目努力:你的人生需要再设计》里的这段话已经写得非常到位:“衡量一个人职业成熟度的重要标志,就是看他能否面对真实的自己,能否接纳现实中不如己意的部分,直到找到突破点进行切实的提升”。
既然在现有的岗位上了,就要做好本职工作,同时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找到挖掘自己享受的部分或改变的可能。书中给出了几个步骤大家不妨一试:第一步是评估自己目前的感受并找到原因;第二步是对自身现有能力进行梳理;第三步是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利用公司现在内外部的资源帮助自己成长。
停止盲目努力的前提条件是,已经在努力了。并不是说只要方向正确,就能够轻松地应付职场上的一切问题,方向争取,只是让努力最大化地看到成效,更容易接近目前社会上对成功的定义。就以书中我最喜欢的一段话做结尾吧:
“这个世界上,没有毫不妥协的梦想,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认知,在这个物质世界里,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方向。
说千道万,在人生这条充满坎坷艰辛的道路上,勤劳及创意是致富的两大法宝,在这点上,并没有什么捷径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