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芽妈妈读书-少年维特的烦恼
《少年维特的烦恼》是歌德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也是闻名已久,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拜读过。前几天读《影响力》这本书,里面提到了一个维特效应。因为这本书的主人公维特,最后以自杀收场。所以这本书风靡的时候,引发了一股自杀模仿的热潮。这就被称之为维特效应。
所以看完《影响力》之后我就开始看《少年维特的烦恼》。看这本书的时候,几乎是我近一个月最忙的时候,经常看着看着,听着听着就睡着了。不过还是引发了我的思考。我一直在想着如何让看这本书的人,可能受其影响的人摆脱维特效应的影响?
我想如果我是维特我会怎么办?维特是我的孩子我该怎么办?维特是我的朋友我要怎么做?确实有很多值得思考发人深思的问题。
这本书主要是以维特的视角展开的,以维特给他的朋友写信这种方式来表达。
维特是一个情感丰富,富有同情心,热爱自由生活的人。因为家境殷实,所以并不为生活所累。身为贵族,对底层人民却有着热烈的同情。不会对别人的疾苦视而不见,麻木不仁。因为不用被生活所累,维特读过很多书,非常有想法,思想非常自由散漫,热烈充沛。
可能就是因为一直衣食无忧,又情感充沛,就造就了他性格上的短板,让他的抗压性极低。让他最终因为失恋与工作失败的双重打击,最终选择自杀。
维特对一个叫绿蒂的姑娘,一见钟情。其实一开始的时候,他的感情没有那么热烈,就是比较喜欢这个漂亮的姑娘。等他真的意识到绿蒂有未婚夫且一定会结婚的时候,就变得非绿蒂不可。让我想到了稀缺性原则。本来不会怎么样的事情,一旦觉得无法得到就会觉得非常重要。作者也想到了这个原则,用绿蒂的嘴告诉维特,让维特去认识别的姑娘。但是维特是一个情感热烈的人,他立马批评了绿蒂的说法,因为他觉得她的想法玷污了自己感情的神圣。
维特的朋友威廉,为了帮助维特走出失恋的阴影,所以建议维特工作。但是维特说,他不想变成一匹被驯服的野马,一旦带上马鞍,他最终就会成为一个任人摆布,没有思想的挣钱机器。一旦开始了第一步,自己就会慢慢的被世俗驯服。他说的我真的是无法反驳。
最后维特自己为了拯救自己做出努力,离开绿蒂去工作。但是他这样一个自由散漫的人,对那些束缚他的条条框框反感至极,非常抗拒,所以最后因为太不服管被辞退了。
然后他又回到绿蒂身边,并且越陷越深,在理智彻底丧失之前开枪自杀了。
理想与现实并不是非常兼容。我觉得如果要解决维特的问题,就应该从小抓好教育。比如说挫折教育。不要因为爱孩子或者各种原因让孩子没有经历任何挫折,无法面对挫折。然后就是生命教育,好死不如赖活着,活着才有希望。不要为了爱情,和自由轻易的放弃自己的生命。
如果我是维特,当然我不是。我庆幸自己不是他,这样我就有机会体验和感受这个世界上更多的多姿多彩的风景。
如果维特是我的孩子。我感觉在这本书中,维特的父母是缺席的,他们给他的关注和关心不够。也许是因为他已经成年了,已有自己的生活,所以父母不再对他进行管束。其实我也这样想的,孩子长大以后就有自己的生活,父母不能再过多管束。但是可以在非常时刻给孩子更多的关注和陪伴。而不是斥责和指责。
维特的情感热烈和真挚。如果我是他的母亲,我无法反驳他,他会在他身边陪伴他,陪他度过这段痛苦时光。
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他们情感热烈,同时又什么道理都懂,我们其实很难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把他们说通。给他们爱和关怀,让他们知道自己的重要性就够了。
我感觉这本书里的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并帮助维特,只是效果不佳,维特最后钻进了牛角尖,自己也出不来了。
在维特年轻的心理,他认为,如果爱就深爱,如果不是深爱就是对情感的亵渎。而这种执拗的想法,既没有让他获得爱情,也没有收获事业。只是在小范围里扑腾了几个小浪花,然后很快就被历史遗忘了。并且给他所爱和爱他的人留下无尽哀伤。
有的时候希望自己理智又克制,有的时候又希望自己热烈且能全情投入。我觉得这两者都没有对错,但是需要一个度。
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活着为了什么呢?我觉得是要实现自我的价值,真的可以做一个与社会与人民有益的人。
怎么说呢,希望自己有明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后以客观的态度去读这本书,在这之前,如果自己很容易受影响,就不要急着读这本书了。所以我也不建议青春期三观尚未形成,又情感热烈的青年们,可以不必急着去读这本书。
当然开卷有益,读书还是可以让我们自己思考,引以为戒。
不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