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读后感
前阵子在读书群被姐妹们安利了一本《菊与刀》,果断从图书馆借来此书。看的过程很慢,太快了感觉吸收不了……花了差不多三周的晚上,细细品读。
这本书最初是美国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奉美国政府之命,为分析、研究日本社会和日本民族性所做的调查分析报告,旨在指导美国如何管制战败后的日本。1946年正式出版,在美国、日本等引起强烈反响。事实上,美国政府战后对日本的政策和日本相应的反应与《菊与刀》的分析基本一致,可谓是美国改造日本、分析日本的指导书。《菊与刀》被认为是研究日本民族性的必读书,是社会科学研究直接运用于政治实际操作的杰出例证。
“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作者特用“菊”与“刀”来揭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等)由此入手,进而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及有关习俗,并指出日本幼儿教养和成人教养的不连续性是形成双重性格的重要因素。
看了此书真是大开眼界。
记得有段关于日本的战斗精神可以超越死亡这一物理事实的描写。大意是说日本一名空战大尉,在战败之后凭借超强意志力写了份报告并且向总部司令做了汇报之后轰然倒地。结果人们发现这名大尉其实身体冰凉,已中弹身亡很久。但是他的精神支撑着他做了汇报。这是一个事实,也是一个奇迹,因为这名死去的大尉怀有庄严的责任意识。 看完之后无比钦佩,这点着实震惊了我!!!
日本人很讲礼貌,他们对嘲笑特别敏感。他们认为嘲笑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罪恶,甚至比杀人犯更不值得原谅。对于这两个词的定义:“谋杀犯是杀害某人肉体的人,嘲笑者是杀害别人灵魂和心灵的人”。灵魂和心灵比肉体珍贵得多,因此日本人认为嘲笑是最恶劣,最不可原谅的罪恶。所以他们根据日本的传统观念,在被侮辱或者失败的情况下进行复仇。报复于他们而言是高尚的“好事”。
日本人很强调自我修炼如何给人自身带来好处。他们的极端行为不是真正严重的折磨,这样的折磨不会导致侵犯冲动,但他们的道德体系往往要求他们做出极端举动。日本人把自我监视和自我监督搞成了沉重的负担。他们的灵魂需要的是谨小慎微。他们高度赞赏的信条是:“虽生犹死”。这就是一个极端的心态。假如他们想要实现一个不受任何干扰的奋斗目标,会用“虽生犹死”来鼓励自己,意思是完全摆脱了任何恐惧和审慎,变成一个无所不能的人往前冲。
日本人在养育孩子方面采用的是审慎节俭,严厉压制的方式方法。导致日本孩子在成年后,就得压制自己的愿望,就得小心谨慎的去遵守这样一套道德规范。日本婴儿往往先学说话再学走路,他们认为认为婴儿一岁前不应该站立或迈步。孩子从小就被告诫要重视家里的“整洁”。日本女人的地位也极低,根据他们的观念,如果没有自己孩子的女人永远是失败者。在日本,生孩子和行房事一样私密。女人在分娩时不可以叫出声,不能让别人知道。日本女人的睡姿也必须是固定的。这一切不折不扣的训练都使得孩子们成年后接受日本文化中那些微妙的强制性规定。
虽然了解的感受的只是日本文化的冰山一角,但是他们极端性和特殊性也的确让人不可思议。
我看完也是大开眼界啊 不过对于书中提到的 不知道是否都正确, 毕竟作者没有去过日本。 所以我打算以后有机会 做一次主题阅读 专门研究一下
为什么我看着本书硬是看不下去,没看完,把电子版删了
估计是我没看到那些神奇的故事,只看了开头的几页,本阶段是没法看下去了
那才是挑战 不过我自己肯定要做一次主题阅读的
为什么啊?
哈哈 没有拉。
就象我之前一直拒绝看 文革时期或者后期那些时间的书。特别拒绝,就如你说的,感到心累。 不过我在慢慢改变我的观念,读的越多,你对自己的兴趣越明确,也发现自己的知识越缺乏,有时候就不得不逼着自己去了解。
还有一个就是老外有时候还是比较感兴趣的,所以我想读一些有关文革的,也是希望自己能以一个比较客观的角度去纠正老外的想法,不要总误会我们中国。
而且读的多,了解的多,你可能更理解他们 尤其是对于国外的文化。
对啊 所以说 跨越自己舒适区
我觉得你们 第一期 主题阅读选的题目就非常好 自己的阅读体系
是的 我看书有时候看完 哭半小时 停不下来
《追风筝的人》我看完后 哭
【TS读书笔记】《天空的另一半》 这个我看了也哭
《纯真博物馆》一个爱了32年的男人 这个也是 而且哭的停不下来那种
【TS读书】《The Bastard of Ist.》 还有这个 看完之后也是 超级难过
【TS读书】《Between Shades of Gray》 这个更是。。。。
这些是我印象特别深的 因为每次都要男朋友 过来开导我一会 我才能不哭
余华的《活着》我忘记是否哭了 但是看完之后难受好几天
不好意思 写了这么多
是的是的 这期主要就是为了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形成自己的体系 这样就不用乱抓了
有的时候话比较多